2022年行程過半,上半年的龍爭虎斗也有了半程賽結果。環保在線特盤點了上半年10億級環保項目,粗略統計約有43個,總投資超過1200億。
如下圖:(僅供參考,如有錯漏歡迎留言抓蟲)
沒有懸念,金額TOP榜前3全是EOD項目,前5也有4個被EOD項目霸占了——西安渼陂湖水系生態文化旅游區(EOD)綜合開發項目投資合作方+工程總承包(161億)、長江宜都段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EOD項目(一期)(108.3億)、滇中新區小哨國際新城水生態環境建設及綜合開發利用EOD項目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3億)、安慶北部新城區域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項目(55.5億)。

圖中也可以看出,水處理項目仍然是最多的類別,不過EOD項目以及生態環境綜合項目雖然數量少,但項目金額相當可觀。

相當明顯的一組對比,EOD項目以14%的數量占據了40%的投資規模,EOD項目的“金貴”可見一斑。從環保項目和環保工程的長遠發展來看,市場化更有利于將公益屬性與資本屬性結合起來,畢竟目前環保項目基本為政府付費,而EOD的構想就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公益性較強、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

就水處理項目而言,2022上半年的需求還是相當扎眼的,無論是在中標數量上看還是中標總金額上看都可圈可點,也在一定層面代表了市場的繁榮度。雖然業界總在說,“十三五”結束后,我國水處理市場增量釋放緩慢,但新的增長極,如海水淡化、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業廢水資源化、縣域污水處理等也是不小的蛋糕。
從地域上看,西南地區、華南地區市場熱度很高。

上半年,固廢和環衛中標的10億級項目也有18.6%,總金額占比也超過了10%,算得上豐收了。而且,上榜的固廢項目并不再以垃圾焚燒為主,固廢資源化的發展勢頭還是向好的。
另外,業界曾詬病,環衛項目太“零散”,而環衛一體化的加速有利于提質增效。近年來,上億環衛項目的數量開始上漲,一體化進程提速成為重要的發展規劃,上半年出現了5個十億級環衛項目,總投資額達75.4億,海寧單體環衛項目中標金額23億多,這樣的發展態勢可見一斑。

擴展到全部中標項目的熱力分布圖,安徽、河北、四川、廣東、貴州等釋放體量較大,尤其是安徽,數量多,投資金額也大。陜西雖然只有一個項目,但是其金額達到了161億,單體數額最高,湖北一個項目也有108.3億。

另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是,這些10億級環保項目的中標方多以聯合體方式出現,“設計+勘查+建造+運營”系列任意組合,地方包攬大標也是常規操作。并且,國資央企“當道”可謂相當明顯了。
結語:
市場競爭激烈,從各項目的爭奪上就能管中窺豹。海陵水生態PPP項目14進1,福萊生活垃圾分類運行項目8進1,寧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5進1,崇左市城區供排水一體化12進1......關于“卷”這個事情,內部卷、外部卷、內外部一起卷,最終還是要看硬實力。
最后,還是要再提一下EOD項目,這種“打包”模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有心人應該聽說了,6月有一個294億的超級大標——靖圓“一藥一智”產業園項目股權投資+工程總承包一體化,中標對象是28家聯合體。無論是項目規模,還是中標陣容都足夠“豪華”,轟動一時。該項目將產業項目、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和生態提升項目納入一體,何嘗不是“打包”的升級版。
探索更具雙贏價值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的發展模式,未必不是未來環保工程要面臨的究極革新道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