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真總結“十四五”以來排污許可制工作成效和經驗的基礎上,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對2019年印發的《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規程(試行)》進行了修訂,經初步征求地市生態環境局及相關技術單位意見后,形成了
《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程》”)。
《規程》共六章四十五條,第一章總則共六條,第二章排污許可證和排污登記表內容共五條,第三章申請、核發與登記共十七條,第四章排污管理共六條,第五章監督檢查共八條,第六章附則共三條,《規程》主要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明確排污許可證和排污登記表內容及許可事項。《規程》明確排污許可證須載明排污單位基本信息、排放口位置、污染物種類、許可排放量、污染防治設施要求、主要污染物許可排放量及核定規則等,銜接地方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
同時,排污許可證副本中還應載明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工業固體廢物、工業噪聲等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重污染天氣等特殊時段禁止或者限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及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管理要求等。
排污登記單位需登記基本信息、排放去向及污染防治措施,無需申領許可證。
(二)規定排污許可證核發的程序及排污登記流程。依法規定排污許可證申請、審核、發放的一個完整周期內,企業需要提供的材料、應當公開的信息,環保部門受理的程序、審核的要求、發證的規定以及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在申請與核發中的應用。明確了排污許可證的變更、延續、撤銷、注銷、調整、遺失補辦等各情形的相關程序、所需資料等內容,以及排污登記填報流程等,同時細化了分類管理和分級許可的要求,明晰省、市級生態環境部門責任分工。
(三)強調排污單位主體責任。排污單位承諾并對申請材料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要求排污單位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建立環境管理制度,公開監測數據,接受社會監督。建設標準化排放口并設置標志牌,與許可證內容一致。自行監測數據保存5年,重點管理單位需依法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并聯網;建立環境管理臺賬,記錄異常情況及應對措施。
(四)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明確“誰核發、誰監管”,建立生態環境監管、監測、執法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推進對持證單位的“一證式”監管。要求將排污許可納入年度執法計劃,推行以排污許可證載明事項為重點的清單式執法檢查,重點核查排放口、污染防治設施、自行監測數據等;強調監測、審批、執法部門協同,強化信息共享。對無證排污、超標排放等行為依法嚴懲,將排污許可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線索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幫扶范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