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洋灑灑25000字內容中,干貨不可謂不多,縱觀全文,滿滿是一個“綠”字。
《建議》中明確提出:支持綠色清潔生產,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鼓勵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
將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之路納入“十三五”規劃作為此次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及五年規劃歷史上大的亮點之一,內涵十足:綠色發展是高度基于東方智慧的新文明發展之路;是從根源上探索人類與自然兩大系統和諧發展新思路;是一條以生態經濟為基礎的成本內化的文明之路;是一條從民間到政府、從經濟到社會、從文化到政治的綜合治理制度創新之路;更是一條中國走向新常態、轉型升級之路。
國家主席在關于《建議》所作的說明中提到,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我國經濟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
只是保持7%增速的動力在哪里?答案正蘊藏在綠色發展之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發展作為當今社會科技等領域的必然路徑,勢必會形成多個經濟增長點,打造經濟新常態下的綠色引擎動力。
在綠色引擎的強大助推力作用下,嚴格環境保護制度啟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蓄勢待發,水、氣、土三大戰役全面打響……在未來五娘,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將滲透進整個“十三五”發展的每一個角落縫隙,形成經濟發展大趨勢穩中向好的總體走向。
春風又“綠”江南岸,美麗中國展新顏。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綠色發展必將扮靚我國發展新格局。
以上就是今天的環保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