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如果取得成功,將是向清潔能源發展的轉折點,也將開啟氣候合作的新紀元。
巴黎會議召開之前,中美雙方已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美國提出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整體下降26%~28%,刷新美國之前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17%。中方正式提出2030年中國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并將于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11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說,他對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協議表示“樂觀”,并認為此次大會也將表明恐怖襲擊阻止不了全世界“為子孫后代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奧巴馬當天在啟程前往巴黎參加氣候變化大會前在社交網站“臉書”上發文說,此次大會與以前不同的是,許多國家已經提交計劃幫助削減導致氣候變化的有害排放。他希望此次大會能達成“一份進一步減排的長期框架”,其中包括由各國自主設定的減排目標。
目前已有信號表明,中國在巴黎大會前已經開始謀求在發展中國家起帶頭作用。10月底,中國與巴西、南非、印度舉行“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這一會議自2009年起就定期舉行,旨在交換意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探索統一協調的解決方法。中國副總理張高麗在會見“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代表時明確表示,中國愿意同主要發展中國家協調立場,爭取巴黎會議取得于發展中國家有利的成果。此外,中國也宣布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以幫助其它發展中國家。
今年6月,中國正式向聯合國提交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等五大理念。蘇偉透露,中國已經開展了7個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爭取在2017年啟動全國統一的碳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節能減排潛力巨大。
世界自然基金會等18個非政府組織發布的報告也指出,中國的氣候變化行動目標已超過其“公平份額”,相比之下,發達國家承諾的目標與其歷史責任和能力不相稱。比如,美國和歐盟的行動目標相當于其應承擔“公平份額”的五分之一,而日本的行動目標只相當于其應承擔份額的十分之一。
“從目前的情況看,此次大會是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簽訂以來,談判條件為成熟的一次。”北京大學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濱教授說。
自巴黎協議談判于2011年啟動以來,巴黎協議越發成為凝聚低碳轉型共識的平臺。展望此次巴黎氣候大會,相信“自下而上”的動力一定是巨大的,新協議達成在望。
招商證券指出,巴黎氣候大會有可能會達成超預期的成果,受益產業包括風電、光伏、碳減排、碳核查和碳交易相關細分行業,推薦置信電氣、迪森股份、凱美特氣、中電遠達、林洋電子、泰勝風能、陽光電源、林洋電子。國泰君安建議從能源替代、節能儲能、碳處理三條主線尋找受益標的,主題受益組合主要包括科遠股份、江淮汽車、南都電源、中電遠達、大洋電機等。
以上就是今天的環保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