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百億元收購德國垃圾處理企業,環保企業海外并購加快步伐塊
2月初,北京控股宣布以14.38億歐元(折合人民幣105.12億元)收購德國廢物能源利用公司EEW,后者2015年垃圾處理量440萬噸,占據德國17%的市場份額;天翔環境公告擬收購德國BWT公司(主營水處理、烴加工等),后者2015年收入超過2.82億歐元。2015年以來,已有國禎環保、天翔環境、巴安水務、聚光科技等數家環保公司開啟海外“取經”之旅,通過并購方式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對接我國廣闊的環保市場。
重慶將建設環保物聯網,“智慧環保”有望在多省市推廣
根據重慶日報報道,2016年重慶市將加快推進環保信息化建設,并借助市場化手段建設和運行維護全市一體化環保物聯網。重慶市打造的環保物聯網包括38家國控固定污染源在線監測、100個揚塵自動檢測、9個水質自動檢測固定站和市級重點監管企業的600余個排污口的監測情況,通過綜合應用傳感器、定位系統、衛星遙感等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污染源、環境質量等信息,從而實現實時掌握大氣、水、土壤、噪聲和輻射等整個環境的變化情況,以及各個監管對象的排放情況和各種違法排放行為。伴隨新環保法的逐步執行,我們預計類似重慶環保物聯網模式的“智慧環保”有望在全國多個省市推廣。建議重點關注監測板塊,如聚光科技、先河環保等公司。
環保部清理“紅頂中介”兌現承諾
環保部2月2日向媒體通報,環保部直屬單位8家、地方140家環評機構已與環保系統脫鉤,徹底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當前環保部門清理“紅頂中介”相當于對環評領域進行的“供給側”改革。環評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有利于規范環評市場,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