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全國兩會如火如荼進行,“環保”一馬當先成為聚焦熱點的話題,如此黃金契機下,2016年3月7日,環保領域再傳喜訊,德國聯合新能源中國母公司青島合能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落戶中德生態園(青島)德國企業中心,與此同時,“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青島)Workshop”為主題的活動盛大開幕。
早在2015年4月26日,德國聯合新能源攜手德國巴伐利亞中國企業促進會(簡稱CUB),在慕尼黑舉辦了德國聯合新能源中小企業平臺推介會,致力于促進中德企業間合作,嫁接市場、技術與資源對接,以及中德企業更好地協作發展。本次活動為德國慕尼黑推介會在國內的延伸,也是一次針對國內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全新概念的技術交流會。
此外,在揭幕式致辭中,中德生態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沈雷介紹了中德生態園的發展情況;上海德意志工商中心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德國中心)總經理Kerstin Kaehler在致辭中用流利的中文介紹了中國環保及能源方面的概況。
縱觀當下,固廢處理已成為環保產業發展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的在大規模釋放后趨于平穩,而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領域仍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間。而進入“十三五”之后,“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及垃圾焚燒等固廢處理難題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的重大阻礙。此次主題活動以“干式厭氧發酵技術”為切入點,深入剖析,為垃圾處理打破瓶頸提供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影響。
隧道窯干式厭氧發酵技術,是目前可以處理成分復雜的生活垃圾中有機部分的生物沼氣技術,可以更有效、經濟、環保地處理城市與鄉鎮的生活垃圾,實現真正的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
此技術已得到國內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等幾大設計院的認可和關注,并著力推廣此技術在國內的落地和應用。
揭幕儀式上,擁有20年垃圾處理經驗的歐洲專家Michael Krismer分享了垃圾處理領域的新動態與市場展望,并詳細闡述隧道窯干式厭氧發酵技術原理。
本次主題活動圍繞“隧道窯干式厭氧發酵技術如何與焚燒及填埋相結合”、“如何推動中國垃圾的資源化綜合處理和循環經濟”、“將會帶來怎樣的能源、經濟與環保效益”三大主題進行展開,剝繭抽絲,使“干式厭氧發酵技術”得以全視角的展現。
此次活動與開幕儀式匯集國內設計院、上市固廢環保企業及一線城市市政環保部門的專家領導以及媒體人士: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靳俊平、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總工程師楊韜、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環保工程師高斌、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工程師耿欣、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第三設計院副總工程師趙海、中國環保在線市場部經理吳國花等,以及其他20多家來自全國18個省市環保企業和專家齊聚一堂,打造一場環保行業的饕餮盛宴。
此次活動亮點
亮點一:園區參觀
(讓來自全國各大企業了解園區,同時宣傳中德生態園)
亮點二:技術交流
(歐洲垃圾處理與家不同行分享垃圾處理領域的新勱態不市場展望)
亮點三:思維碰撞
(技術及項目探討,信息資源互換)
亮點四:開拓合作
(共同推勱隧道窯干事厭氧發酵技術在國內的推廣)
亮點五:城市體驗
(體驗青島海濱生活,感受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