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當地時間下午2時許,中國國家主席抵達捷克布拉格機場開始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元首訪問捷克,也是主席訪問中東歐國家。
捷克是中東歐重要國家,有堅實的工業和科技基礎,是中國在中東歐第二大貿易伙伴。
中捷雙方敲定60億歐元大單
布拉格時間3月30日上午,中捷經貿合作圓桌會在捷克布拉格的佐芬宮正式舉行。在現場了解到,在國家主席、捷克總統澤曼等兩國元首的見證下,中捷雙方總計簽署了60億歐元以上的項目。參與簽署協議的捷方企業包括:J&T金融集團、捷航工業、捷克能源集團等;中方企業代表有國開行、平安銀行、華信集團及萬華實業、東方航空、上汽等,涉及領域涵蓋了金融、基礎設施、核電、風電及航空、汽車等。
捷克工業和貿易部長揚?姆拉代克博士接受采訪時表示,工業是捷克的支柱型產業,有著非常深厚的基礎,而四分之一的工業產值則來自于汽車。“去年,捷克生產了1000萬輛汽車,我們是屬于比較小的國家,因此1000萬輛汽車的這一數字,對我們來說數量已非常大。”他還表示,捷克在工業方面的另一大優勢是機械制造業,“今后我們也會把我們的飛機出口到中國新疆,我們希望航空方面可與中國企業有更多的交流,我們的航空科研技術水平在世界上處于地位。”J&T金融集團負責人則透露,與國開行和平安銀行將展開正式合作,未來的合作重點是瞄準“一帶一路”項目。
中廣核將和捷克聯手建核電站
在進軍英國和羅馬尼亞核電市場獲得進展的同時,中國核能巨頭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正在把目光鎖定在捷克身上。
從中廣核獲悉,捷克當地時間3月30日,中廣核與捷克能源集團在布拉格簽署了《關于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領域全面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下稱《合作備忘錄》)。
根據《合作備忘錄》,中廣核與捷克能源集團未來在核能領域合作的范圍,包括核電站的采購、建造、調試、運行和維護、大修和改造、核燃料循環等領域的信息及經驗互換,核電站人才培養、歐洲核電用戶組織(下稱“EUR”)認證、探尋共同在第三國投資核電項目的潛在機會,還探討在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領域開展合作。
此前一天3月29日,中廣核還與斯柯達布拉格公司、捷克電力工業聯盟、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簽署了在核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計劃在能源投資、能源建設和運營經驗反饋與信息共享、技術認證、供應鏈支持、電站改造升級、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中廣核介紹,目前,捷克電站總裝機容量21487兆瓦,其中,熱電站12588兆瓦,核電站4000兆瓦,水電站2139兆瓦,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829兆瓦和1931兆瓦,其它(垃圾發電等)1024兆瓦。
作為歐洲第二大電力出口國,捷克生產的電力除滿足本國生產基本需求外,還向德國、奧地利等國出口。在核電方面,捷克現有杜科瓦尼和特梅林兩個核電站,共計六臺核電機組。
2015年5月和6月,捷克政府分別批準了“捷克能源戰略政策”和“國家核能行動計劃”。根據這兩份法律文件,捷克將重新啟動核電建設,在現有特梅林核電站和杜科瓦尼核電站廠址各新建2臺核電機組,計劃于2025年至2029年期間開工,2032年至2037年期間投產。
中廣核稱,從2009年開始,中廣核就與捷克能源集團進行接觸。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稱,對于即將啟動的捷克新建核電計劃,公司希望加強與捷克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中國自主核電技術的市場應用。
中廣核在捷克核電市場也將面臨著來自韓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的核電企業的激烈競爭。
除了捷克之外,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稱,中廣核目前在英國和羅馬尼亞核電市場也取得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