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第47個“世界地球日“如約而至,“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生活”成為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
在1970年,由美國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發起的“世界地球日”活動,至今已有47個年頭。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終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宗旨就在于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中國則是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世界地球日”期間,全國各地都在舉辦各式各樣的公益活動,目的就是呼吁公眾積極踐行綠色行動,動員全社會積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努力增強全民環境意識、節約意識、生態意識,選擇低碳、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讓廣大民眾充分認識到生活方式綠色化的重要性,準確把握生活方式綠色化理念的實踐要求,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理念深入人心。
在經歷以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后,人們對于保護地球已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秘書長章少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能源資源消費增速下降,國家加大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產業結構不斷升級,限制粗放、奢華式的發展模式,這些都為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機遇。同時,公眾環保意識已經有了顯著提升,很多人已經形成了勤儉節約的觀念,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了綠色生活習慣。并且通過“激勵帶動”,擴大了生活方式綠色化理念對自身、家庭成員和其他人群的正面影響,凝聚起了一股環保的社會正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了垃圾分類的日益改善,看到了健康綠色出行,看到了大面積的植樹造林……這一切都是愛護地球,造福人類的體現,因此,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我們應該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廣泛傳播和普及綠色生活方式,這一切需要全社會公眾的共同參與和積極踐行。
(原文標題:迎接“世界地球日”倡導綠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