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產品很有創新性,一個太陽能板就能解決全家的用電問題,”肯尼亞人杰克遜·基普拉加特正認真研究著一些中國太陽能照明產品的性能。
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5月23日至27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在同期召開的環境創新展上,中國太陽能照明產品引起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代表的關注。
基普拉加職于世界自然基金會非洲區域辦事處,住處離內羅畢300公里。
“我家距離城市較遠,用電是很大問題,所以我選擇太陽能照明產品。這些中國產品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我自己就可以完成安裝,價錢也合適,”基普拉加特說。
非洲很多國家都面臨著供電緊張問題。非洲發展銀行數據顯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僅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無用電障礙。若這種情況持續,只有不到40%的非洲國家能夠在2050年之前實現電力普及。
在供電系統尚不完善的非洲邊遠地區,用電問題是人們的一大困擾。基普拉加特說,目前煤油燈是很多肯尼亞百姓仍在使用的照明手段。
“我們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產品向鄉村推廣,告訴非洲老百姓用5個月的煤油錢去買一盞太陽能燈,這盞燈的使用壽命長達6年以上,”中國太陽能照明產品展臺的負責人黨鵬飛表示。
展品中有充電一天可照明50小時的便攜式太陽能燈具,有可感應10米以內的物體移動、為住宅提供安保的太陽能夜燈,有滿足一戶家庭所有用電需求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等。還有一種功率50千瓦的太陽能發電站,能夠為邊遠地區的500戶家庭提供電力。
黨鵬飛目前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是將太陽能發電裝置推廣至肯尼亞鄉村學校,用潔凈的太陽能燈照亮孩子們的未來。“下一步我們想建立城市或周邊鄉村的太陽能發電站和電網,來解決肯尼亞的區域供電問題”。
黨鵬飛負責的太陽能照明產品是“中肯半導體照明技術轉移中心”的試點項目。這個中心于2015年4月在距內羅畢64公里的馬查科斯高新工業區落成,向肯尼亞轉移中國的半導體、太陽能照明產品的裝配、制造技術。中心下一步計劃建立實驗和研發機制,根據肯尼亞和其他非洲用戶需求生產多種清潔能源照明產品。
一位尼日利亞科吉州環保部門官員在參觀展品時說,尼日利亞面臨供電不足問題,低能耗、環保、便捷的太陽能照明越來越受到歡迎。目前,尼日利亞還沒有自產太陽能照明產品的能力,政府一直在尋求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伙伴,力圖用多樣化的方式解決尼日利亞電力短缺問題。
在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來自津巴布韋、布隆迪、贊比亞等國的參會代表與黨鵬飛等中國展臺工作人員洽談合作,有意購進中國太陽能照明產品,或從中國引進半導體、太陽能照明技術,預計未來中國太陽能照明產品將點亮更多非洲國家的用電之路。
(原文標題:太陽能燈點亮更多非洲用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