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博會廣州展展位火爆 繼續領跑華南
作為華南地區全產業鏈專業環保展會,中國環博會廣州展繼首秀成功提領市場后,將于2016年11月24-26日在廣交會展覽館再度拉開帷幕。據悉,目前展會展示規模已超8000平米,展商數量已達到上屆展會數據。在暴漲的市場需求下,中國環博會廣州展將擴增一個展館,繼續領跑華南。
究竟什么原因,讓華南的環境產業對中國環博會廣州展抱以如此高的熱情?
因素一:治污重壓促產業需求爆發
隨著新《環保法》以及“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等利好政策的不斷推出及實施,中國環保產業在重壓監管及強力治污的背景下,迎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無論是業內的環保企業還是市政、工業、農村終端用戶,都對環境保護政策、環保技術、產業趨勢等產生極大的關注。
環保產業進入黃金時代,展會作為行業的風向,已經不能再以商貿平臺的角色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中國環博會是集政、產、學、研一站式的全產業鏈交流平臺。”中國環博會項目總監介紹了展會與其他同類展會的差異化定位。
在環博會的平臺上,可以一站式滿足參與者5大關注需求:商貿需求、宣傳需求、調研需求、人脈需求以及學習需求。在這里,集結了環保全產業鏈的標桿企業,展示前沿技術;邀約市政、工業、農村三大終端用戶,力促商貿合作;組織高品質的論壇研討,深入理解技術終端應用案例;匯聚政府主管部門代表、專家,解讀新政策與產業發展趨勢;與眾多主流媒體合作,傳遞綠色未來價值觀。
因素二:首秀成功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
2015年,中國環博會聯手強力機構,進軍華南環保市場,打造泛珠三角區域高品質環保展。展會首秀展出面積就達10000平米,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的201展商同臺亮相,共吸引專業觀眾15148人次。首秀的呈現獲得了參與者的廣泛認可,同時也給予了企業更多對展會的信心。
“展會規模相對不錯,比之前參加的廣州地區的展會專業度要高很多。此次參加展會我們也是受益匪淺,現場簽訂了意向合同。”廣東新環環保產業集團是華南地區標桿性企業,2015年以18平米小試牛刀試水展會后,對展會給予極大的認可。今年的廣州展上,新環環保將展示面積一舉擴大至81平米,以更傲人的姿態亮相。
類似新環這樣的企業很多,基于對首秀的認可,許多企業都在廣州展及上海展期間積極預定了展位。根據目前預定情況,今年展會將匯集桑德、北控、博天、威立雅、國電清新、東江環保、青島嶗應、金鑼水務、景津、同臣、新奧、晟啟、海拓、紫科、中山斯瑞德、三清環境、安尼康、弗爾德、華南泵、南方賽珀、天健創新、芬蘭阿陸等400余家水處理、固廢處理、大氣治理、土壤修復、環境監測企業。
韓國環境保全協會是韓國國家環境保護部所屬的法定法人團體,隨著中國環保市場的井噴,協會希望為會員單位拓展更多中國區域的市場。雖然此前也有帶著客戶開拓華南市場的愿望參加華南當地其他同類環保展會的經驗,但終都以失望而歸。作為中國環博會常年的合作伙伴,在得知環博會進軍華南市場后,韓方派人實地考察了廣州展的首秀。實地考察讓協會重新看到了希望,決定攜韓國的環保技術公司以國家展團的再次進軍華南。
今年5月在環博會現場大放光芒的意大利展團如出一轍。意大利企業同樣希望能和中國市場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在得知11月廣州展的信息后,確認參展。
除此之外,德國、美國、法國、日本、瑞士、英國、奧地利、新加坡、加拿大等環保技術國家的企業正抱團進軍廣州展。
因素三:雄厚資源助企業慧眼擇優
在廣州如此激烈的展會競爭中,企業毅然選擇環博會的平臺來拓寬客戶和市場,一部分是處于對于主辦方專業的肯定,更多的是看中了平臺所擁有的雄厚資源。
中國環博會的母展—慕尼黑環博會(IFAT)是環保領域的交流盛會,始于1966年。今年在慕尼黑博覽中心舉辦的展會匯集了全世界60多個國家的3000多家企業,有13萬以上的觀眾參與。
IFAT系列在德國、中國、印度、南非、土耳其開展,50年歷史積淀了雄厚的資源。中國環博會廣州展正式加入IFAT大家族后,在與上海展共享國內資源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獲取慕尼黑博覽市場的宣傳、買家邀約資源。
作為主辦方之一的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是華南頗具影響力的行業協會。協會成立于1986年,由在廣東省從事環境保護的企、事業單位組成,現有會員單位900多家。協會與華南眾多工業協會保持良好的協同合作關系。2015年更是被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
堅守使命,追求
宗旨:以專業全面的服務,為平臺的每一位參與者帶來價值;
使命:以科技的創新突破,技術升級,助力國家環境質量改善。
中國環博會扎根中國環保產業17年,每年一屆在上海舉辦的展會已成為行業的風向標。而如今,環博會又大舉南下,開展買家萬里行、環保沙龍、VIP買家邀約等一系列買家邀約計劃,深度挖掘泛珠三角區域環保需求,為客戶開拓泛珠三角區域的市場。
中國環博會廣州展始終堅守著品質,以專業全面的服務,為平臺的每一位參與者帶來價值;愿景以科技的創新突破,產業技術升級,助力國家環境質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