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退歐”或拖慢歐盟環保產業進程
抑或英國民眾將不顧“退歐”陣營“脫歐獨立”的呼吁,認定與歐洲伙伴共享決策、責任和資源才是符合英國人利益的選擇?
為了抑制保守黨內的反歐盟勢力、安撫對歐盟抱有日益強烈懷疑態度的選民,英國首先大衛·卡梅倫決定就英國是否退歐一事舉行全民公投,而公投的結果將對幾乎所有全部政策領域都將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在近來日漸激烈的退歐爭論中,經濟、貿易、勞工權利、法律、移民以及國家安全都成為了主導性的議題。
雖然環境問題一直不是兩邊陣營輿論戰關注的重點,但英國公投的結果將對英國的綠色政策——乃至整個歐盟的能源和氣候政策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歐盟是世界上大的政治和經濟聯合體,總各成員共總人口達到4億。
英國的許多環境法律都是在英國1975年公投決定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EEC)之后制定的,還有一些——例如有關海灘清潔的規定——是按照在歐盟決策中心布魯塞爾制定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性標準的規定而所制定的。
“在加入歐盟之前,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有不少人因為在河中游泳而染上疾病,人們很可能在污水中游泳,并且不少人因此生病。但是歐盟的海灘藍旗制度提高了標準,”地球之友前負責人、政府顧問托尼·朱尼珀表示。他支持英國留在歐盟。
“英國的環境法規大約有85%來自布魯塞爾。如果英國真的退出歐盟,那么毫無疑問那些支持退歐的人會把這些環境法規說成是阻礙我們提高競爭力和創造就業的‘繁文縟節’,說它們是阻礙我們提高競爭力、創造就業的,”朱尼珀上個月在一場由歐洲環保主義者聯合會舉辦的分組論壇上表示。
他補充說:“歐洲的標準推動了(綠色產品領域的)創新和投資。如果把這些都取消掉,那么我們會快速地退步。這對于就業和英國人口的健康都將是一個問題,主要影響之一便是空氣質量的惡化。”
英國議會反對黨工黨議員瑪麗·克里主持撰寫的一份討論歐盟成員國身份給英國帶來的環境方面好處的議會報告今年四月份剛剛發表。她認為,英國一旦推出歐盟,將喪失其參與環境決策的能力。
“如果我們退出,英國的商業仍需要符合歐盟的環境標準才能進入單一市場,就像挪威那樣。但是我們卻對這些法規的制定沒有任何發言權。作為歐盟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影響并改進歐盟的環境法規,”她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她指出,歐盟法院近期一項裁決要求英國政府必須對空氣污染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
歐盟有關機構采納的環境政策的數量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顯著增加,位于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也在空氣質量、野生動植物保護、海洋、漁業、農產品配額、化學品、垃圾與包裝、回收利用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標準,并制定了一些關鍵性的氣候和環境政策——這在很多環保人士看來是基礎性的。
但另一方面,許多環保人士對于歐盟一團亂麻般的決策機制以及對各國利益和強大行業游說集團的迎合也十分不滿頗有微詞。
德國為本國汽車制造商爭取到了歐盟方面的重大讓步,使它們免受提高能效和尾氣排放標準方面早期行動的影響,而歐盟鼓勵柴油發動機(其碳排放小于汽油發動機,但PM2.5排放量則高于后者)則被視為是十分糟糕的一項政策。雖然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指令在推動降低煤炭使用量方面發揮了作用,但由于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本身的問題,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也疲于應對此前對工業企業過于大方的配額分配的后遺癥。
不過,盡管有這些政策方面的失誤,但布魯塞爾做出的決策整體上被認為是對環境具有積極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