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環保投資策略:節水、監測迎高速增長
農田水利迎五年高增長,資本助力加速整合未來五年,節水灌溉能夠直接為農產品增質增量、有效增加農業經營效益,有望獲得社會資本的大規模投資,迎來五年快速增長期。在農業水價改革、水權交易與PPP模式的三重驅動下,節水灌溉在“十三五”期間每年市場空間有望達到450-600億元,市場空間遠超“十二五”。兼具資金與技術的上市公司在與政府的合作中更具信用優勢與資本優勢,能夠更快速地跑馬圈地,在行業迅猛發展過程中提升市場份額,并增強自身的長期競爭力。
環境監測投資加快,水質與土壤監測東風漸起我國環境監測市場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的狀態,自2007年起CAGR達到27%。在環保部開展垂直監測,推動第三方環境監測的驅動下,環保部的事權更大、監管力度更大,環境監測行業將獲得更快速的增長。水質監測與土壤環境監測是近兩年有望爆發的兩大領域。根據我們統計,截至2016年6月全國地下水監測網絡已建設過半,超過規劃進度,地表水、污染源監測也將漸次爆發。“土十條”規定2017年底要完成土壤監測國控點位設置,建成全國土壤質量監測網絡,為環境監測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關注區域環保的投資機會現階段,各領域環保已經具備較大規模,市值成長空間有限。從事危廢、農業節水等細分領域的環保有望借助積累的資源,通過并購等形式擴充環保服務領域,復制碧水源、首創股份等的成長路徑,成長為區域。未來三五年內是這些企業的重大發展機遇期,使得區域環保中小規模的企業具備較大投資價值。
投資策略面對行業整體估值下移的大趨勢,配置個股要在估值下滑與行業景氣度提升的中間尋求平衡。我們認為,節水與監測兩大板塊景氣度不斷提升,能提供確定性的高增長。
受到商業模式所限,環保企業依靠內生增長的速度遠不及通過外延增長并進行管理層面的整合效率高。在主營業務區域周邊尋找環保資產收購,進而擴張產品線或加深細分領域服務能力已成為環保企業共同的選擇。這一趨勢下,我們認為中小市值、區域性強的環保企業更具投資價值。
綜合考慮行業景氣度、個股區域性與市值情況,我們重點關注大禹節水、京藍科技、雪浪環境、博世科、先河環保、理工環科、蒙草抗旱、三川智慧、匯中股份。
原標題:2016年環保行業半年度策略報告:跟隨節水、監測確定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