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年內出臺管理辦法 餐廚垃圾回收市場將洗牌
每當夜幕降臨,鄭州街頭就會出現很多回收餐廚垃圾的農用車,餐廚垃圾流向了何處?這就為地溝油重回餐桌埋下了隱患。5年前,鄭州一家生物公司獲得全市個餐廚垃圾收集處理的許可證,但剛獲得資質就面臨招工難,去飯店回收餐廚垃圾,還遇到抵制。
目前,鄭州已獲得餐廚垃圾收集處理許可資質的企業中,還剩幾家在經營?而《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為啥仍遲遲未出臺?
走訪:正規回收企業仍緊缺“原材料”
“每天晚上9點多,有人準時來收泔水。”7月6日晚,在鄭州未來路商城路附近一家餐館內,老板小鄭正在忙著收拾顧客餐桌上吃剩的食物,收完后統一倒在了后廚的一個桶里。他說,來他家餐館收餐廚垃圾的人自稱是一名養豬戶,每天開著農用車,車上裝幾個大黑桶,“我這個店一天也就兩小桶泔水,所以就沒向收垃圾的人要錢,這些泔水我們留著也沒啥用。”
位于鄭州高新區玉蘭街附近的某公司,是鄭州家獲得餐廚垃圾收集處理許可證的公司。7月7日,該公司一名負責人表示,目前鄭州餐館的餐廚垃圾回收大都被農用車“游擊隊”壟斷了,大型餐館或賓館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多,“收垃圾”的游擊隊會給餐館的廚師長或后廚負責人一些錢。該負責人表示,現在公司面臨的大難題仍然是原材料不足。
另一家同行業的公司也面臨同樣的困境,其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審批的年生產能力是7000噸,但現在每天的生產量只有3到5噸。
回應:兩個餐廚垃圾處理廠設備年底到位
“前段時間,我們剛對這些企業進行過調研,經營情況都不是太好。”7月6日,鄭州市城管局固廢處的王處長介紹,鄭州已獲得餐廚垃圾收集處理許可資質的企業,共有5家還在經營。這些餐廚垃圾回收處理企業均是自負盈虧,政府沒有給予補貼。
據了解,鄭州目前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約560噸到570噸。為了避免這些餐廚垃圾被煉成地溝油重回餐桌,鄭州從幾年前就開始規劃建設東、西部兩個餐廚垃圾處理廠,其中一個選址在中牟,另一個選址在鄭州市綜合垃圾廠(二七區侯寨鄉)。王處長介紹稱,西部這個廠已進入設備招投標階段,東部那個廠主要面臨土地指標問題,現在也已開工建設。按理想狀態,今年底,兩個廠的廠房、設備會基本到位。兩個廠建成后,日處理能力可達到600噸,基本能消化掉鄭州全市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
屆時,鄭州市將只允許這兩個處理廠從事餐廚垃圾的回收、處理,其他已獲得許可的企業資質到期后將不再審批。這意味著,鄭州餐廚垃圾回收市場將面臨重新洗牌。
進展:鄭州餐廚垃圾管理辦法預計年內出臺
為什么有資質的回收企業面臨原材料緊缺呢?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鄭州沒有專門的法律條文做支撐,對擅自回收餐廚垃圾的人沒有處罰措施。
早在2008年,鄭州市就有12名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希望盡快制定《鄭州市餐廚垃圾處理管理辦法》。2013年9月,在鄭州市政府立法工作推進會上,鄭州市城管局對外透露正在制定《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當年11月,鄭州市政府法制辦、市城管局等相關單位組成《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調研小組,赴上海、廈門、蘇州等城市對餐廚垃圾的立法和管理情況進行考察。
據了解,《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規定,單位和飲食業經營者產生的餐廚垃圾、廢棄食用油脂應當集中收集、中轉和處置,保持其周圍環境整潔衛生,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7月6日,鄭州市城管局法規處相關負責人稱,因為種種原因,該管理辦法目前仍在征求市政府領導意見,預計很快就會公開征求市民意見并出臺。
管理辦法遲遲未出臺的原因是啥呢?鄭州市城管局固廢處的王處長介紹,主要考慮到《管理辦法》與鄭州東、西部兩個餐廚垃圾處理廠的銜接問題,如果辦法出臺了,處理廠卻未建好,會產生一些問題,好的方式是辦法出臺與處理廠建成同步。辦法出臺后,如果餐飲企業擅自把餐廚垃圾交給無資質的企業來處理,會進行處罰。鄭州市政府法制辦法規處相關負責人7月13日表示,該管理辦法預計會在年內出臺。
(原標題:鄭州餐廚垃圾回收市場重新洗牌 管理辦法年內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