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事件,環保來相見;綠色圈看哪,水務風景好!中國環保在線就為親“私人訂制”,奉上一道水處理饕餮大餐。
一個偉大時代的巨變,往往是從細微的地方開始,如蝴蝶之鼓翼,亦能造成千里外之颶風。站在時代巨變的大幕下,杭州又迎來了一個登臨世界舞臺的機遇——G20峰會。此次G20峰會大的特殊之處在于在中國舉辦。中方把“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峰會主題,并設置了“創新增長方式”、“更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四大議題板塊。
杭州憑借什么能承辦如何的會議?“我的家,就在天堂。”杭州大使周震家庭,就是這樣驕傲地向世界訴說的。的確,“江南憶,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七月的杭城,綠意滿城,山水相容。西子湖畔、錢塘江邊、京杭大運河旁,因水因水而名的杭州共有大大小小3233條河道,在城市間縱橫交錯。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也成為了杭城發展的底色。
2013年,杭州正式出臺《杭州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開始實施“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其中治污水成為重中之重。和睦港,杭州眾多河流中的一條,位于城市東部河網下游,河水經拱墅、下城、余杭、江干等多個地域終匯入終流入錢塘江。因周邊沿線大市政配套不完善,途徑多個城鄉接合部區域,和睦港的水質一直處于劣五類,兩岸居民抱怨不斷。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杭州市政府就向百姓做出了承諾:重點整治和睦港。
轉眼間,昔日的黑臭河不見了,如今清流潺潺。和睦港支流的保潔員對此介紹說,“現在這里的河水比以前干凈很多,也不臭了,有時還能看見魚,周圍的居民經常會到這里散步。”而和睦港水質的改善僅是杭城“五水共治”成果的一個縮影,來自市“五水共治”辦公室的公開消息稱,杭州全市兩年累計完成71條460公里垃圾河,277條802公里黑臭河整治,現已基本消滅“黑河、臭河、垃圾河”。
在全市納入監測的1845條河道中,優于V類水質比例同比上升25%,市控以上功能區斷面水質達標率同比上升10.6%。錢塘江成為全省8大流域中條全線達到III類的河流。西部四縣(市)基本實現全域可游泳。
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哪一項治水措施,都離不開民眾的參與。治水辦加強政、企、民聯動,發動2659名河長、685名警長、582名民間河長、5000名巡河志愿者、5800名河道保潔信息員共同參與治水。發動企業積極包干、認養、捐助黑臭河道治理,全市企業認捐認養資金達2.4億元。
治水辦不斷壯大治水志愿隊伍,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治水,推廣河長結對治水,2016年以來,新聘民間河長200余名。推進“五水共治”先鋒護河隊年度進社區宣講活動,計劃全年進500個社區,目前已在80個社區開展活動。省市相關部門聯動開展了“護航G20‘五水共治’全民同行”、“跟著河長去巡河”、“小手牽大手共繪家鄉水”等系列活動。
此外,水污染問題出在水里,根子還在岸上。水環境治理離不開增長方式轉變。浙江適時調整發展方略:通過治水,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具體措施是:傳統產業高新化、新興產業規?;?、高新產業集群化。
淘汰落后產能,啟動畜禽禁養……杭州開始將高污染產業“清掃出門”。“十二五”以來,僅余杭區就關停整治淘汰落后產能企業460家,產值達100億元。不獨余杭,杭州其他區縣也逐步開始“壯士斷腕”:拱墅區,2007年以來,累計搬遷了516家工業企業;蕭山區,2015年共關停“低小散”行業企業524家,實施整治提升企業1190家;富陽區,10年歷經6輪關停,造紙企業從460家縮減到125家……
一大批落后產能淘汰,一些投資想“嫁”來杭州,被攔了下來:近5年,淳安放棄了300多億的產業項目;在桐廬縣,2015年上半年,38項高能耗項目也吃了“閉門羹”。新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杭州先后淘汰落后產能企業1500余家。2015年以來,杭州就騰出用地1362畝,騰出用能42.6萬噸標煤。
而“騰籠換鳥”后的杭州,更是吸引了眾多“金鳳凰”。以前,杭州許多企業、人才由上海外溢而來。如今,更多人杭州。“十二五”時期,杭州共吸引外資企業2308家,年均增長10.3%。累計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12家,引進浙商回歸項目到位資金1900億元,全省占比23%。
?。▍⒖假Y料:中國新聞網、浙江在線、杭州日報、中國環境報、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