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奧運城市空氣質量 讓“奧運藍”成為日常
2008年夏天北京奧運會前,北京的空氣質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八年之后,隨著里約奧運會的到來,巴西里約熱內盧除了水污染之外的空氣污染再次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近日,路透社和圣保羅大學共同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里約已成為自1980年以來歷屆奧運會主辦城市中,除北京之外,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
“這不是‘奧運空氣’”,世衛組織委員、圣保羅大學病理學家PauloSaldiva,表示,“關注里約水污染問題的人很多,但更需要知道的是,空氣污染的危害遠比水污染要高。你可以做到不喝瓜納巴拉灣(位于巴西里約)的水,但你必須呼吸里約的空氣。”
根據里約州環境保護局(INEA)的數據,從2008年開始,里約的PM10濃度就一直是WHO標準的2到3倍了。從2010年到2014年,里約城市地區年平均PM10為52微克/立方米,而WHO的年平均濃度準則值為20微克/立方米。
據路透社報道,北京奧運會期間的PM10濃度值為82微克/立方米,遠超過里約奧運會。而根據倫敦政府數據顯示,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PM10濃度值為23微克/立方米。2004年雅典奧運會PM10為44微克/米立方,2000年悉尼奧運會為24微克/米立方,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為28微克/米立方。
PauloSaldiva與路透社一起分析了INEA的數據,并對里約的PM2.5濃度進行了獨立檢測。INEA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開始,里約PM2.5濃度值超過了WHO年均濃度限值的時間達83%。
路透社在里約奧林匹克公園和奧運村、沙灘排球比賽地Copacabana海灘以及奧運比賽場館外進行了22個以小時為單位的PM2.5濃度測試。檢測結果顯示里約正暴露在一個很高的PM2.5濃度之下。
高數據值出現在奧林匹克體育場,PM2.5濃度值在6月30日上午(運動員將會進行比賽的時間)達到了65微克/立方米的峰值,同一天,Copacabana沙灘的數據值為57微克/立方米,運動員睡覺休息的奧運村高值為32微克/立方米。
雖然WHO未設立每小時PM2.5濃度標準,但不論是依據WHO設立的24小時平均濃度標準——25微克/立方米,還是年平均濃度標準——10微克/立方米,里約的空氣均未達標。
八年前同樣舉辦過夏季奧運會的北京,此時的空氣是什么樣的呢?
根據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從國家環保部的公開信息平臺上收集的數據,今年7月北京市月均AQI為118,PM2.5月均濃度值為69微克/米立方,是今年空氣質量第二差的月份,僅次于三月;同時也是自2013年環保部公開監測數據以來的歷年7月中空氣質量較差的。
2016年7月北京市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占10天,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17天,PM10為1天。
2022年北京將再次做為奧運會主辦城市,舉辦第24屆冬季奧運會。希望奧運會給一座城市帶來的不光是短短兩周的“奧運藍”而是真正地留下“清潔空氣”的遺產。
(原標題:奧運城市空氣質量一覽|里約的霧霾真的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