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發力誓破圍城之困 亂丟垃圾高罰5萬元
亂丟垃圾挨罰1250元
2016年8月10日,杭州市西湖區城管局文新中隊的一張行政處罰決定書正式生效:市民吳先生因為將建筑垃圾隨意扔進黃色生活垃圾桶,將被罰款1250元。這是《條例》實施以來,西湖區城管局查處的首例垃圾分類案,也是杭州起因裝修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投放被處罰的案例。
據了解,條例第四章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居民、單位裝飾裝修房屋產生的建筑垃圾,應當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臨時堆放,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投放。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投放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通過我們巡查,或者是居民舉報,發現小區內生活垃圾沒按規定分類,我們首先會找垃圾分類的責任單位——社區或物業,核實后,他們會被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西湖區城管局文新執法中隊分隊長李清說,每個居民也會被監督,如果一旦被核實某個居民亂扔垃圾,也會被處罰。“不管怎樣,還是希望大家不要亂扔垃圾,做好垃圾分類,讓城市更干凈清潔。”
裝修垃圾如何正確處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杭州每天大約產生500噸裝修垃圾,城管部門接到亂扔裝修垃圾的投訴不在少數。本次事件是杭州起因裝修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投放而被處罰的案例。
那么裝修垃圾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么呢?西湖區城管局文新執法中隊提醒大家,居民裝修房屋產生的垃圾,都是先堆放到物管或社區指定的臨時堆放點,由物管或社區聯系有資質的第三方運輸公司進行處理,清運和處置費用由業主承擔。發現小區垃圾亂倒現象可以到小區物業處咨詢處理,必要時撥打96310城管熱線進行投訴。
無論是對個人的處罰還是對社區及企業的懲處,杭州在垃圾分類方面已經逐漸擺脫過去的沉疴,正在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垃圾分類需軟硬件兼顧
從杭州垃圾分類的現狀而言,中國環保在線認為,實行垃圾分類,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硬件設施,二是培養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硬件設施比較容易達到,可以在城區大街小巷配置四色垃圾桶,同時在居民小區放置四色垃圾桶,營造垃圾分類的環境氛圍。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應該從小培養,采取各種形式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讓大家真正明白該怎么做。
此外,要想垃圾分類的價值真正得到體現,除了市民配合,硬件設施配備齊全,垃圾分類之后的清運環節和后續處置也要積極跟上,必要時可以邀請市民代表全程參與監督。要不然,垃圾桶配備好了,市民也積極參與了,到后處理環節,還是統收統埋,讓垃圾分類成了擺設,就會極大傷害市民對于垃圾分類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會讓垃圾分類變成一陣風,到那時,再啟動垃圾分類就難上加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