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圈里圈外的人都盯上了凈水器這個現在可能很小,以后會越來越大的蛋糕。
業內預計,未來5年凈水器市場將達到3000億規模。于消費者而言,凈水器的突然爆發,是人們健康意識的崛起。于生意人來說,剛需、暴利、服務收費、智能化應用,這些都是眾多企業夢寐以求的賺錢模式,而在凈水器這個新興小品類上,它們與生俱來,且正蓬勃生長。
凈水器火了,到底有多火?僅在2015年一年,經濟下行壓力大,整個家電行業增長速度僅為0.25%,基本沒有增長。而相反,凈水器和凈化器卻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增長率都超過了60%。“兩凈”行業漸漸成為整個家電行業新的增長動力。
看到高增長,各方諸侯紛紛擠進這個滿眼是金的行業。據公開資料,目前我國凈水行業有大概4000家企業,而凈水產品普及率只有3%到5%。顯然,尚未“開墾”的市場空間,一時成了各方競逐的“香餑餑”。
規模將超千億
眾所周知,近10年來我國水污染事件高發,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的人口約1.4億人。水污染情況的觸目驚心,讓普通居民對安全飲用水的需求日趨強烈,家裝凈水器也就顯得非常必要。
公開資料顯示,使用凈水器的家庭所占百分比由2008年的4.7%上升至2012年的12.2%,并預期將于2017年進一步上升至32.0%;使用凈水器的家庭數目由2008年的18.1百萬戶家庭增加至2012年的50.5百萬戶家庭,復合年增長率為29.2%,預期2013年至2017年復合年增長率22.8%上升。
國內凈水器行業由此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早在2013年,某券商就曾發布報告稱,我國凈水器市場普及率僅為3%左右,不少水污染嚴重的地區普及率甚至不足1%,僅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凈水產品的使用率可達到15%。由此可見,我國凈水器市場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企業增長咨詢公司此前發布的報告也宣稱,中國凈水器市場規模未來6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3.1%,到2017年中國的凈水設備的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251億元。而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未來15年凈水器行業復合增長率將達16.8%,整個凈水器行業將在未來造就一個年均千億元的大市場。
進入市場調整期
持有同樣樂觀態度的,還有日前公布的中國凈水與空氣凈化行業消費白皮書。白皮書顯示,預計2016全年凈水設備市場零售額將達到285億元,同比增長25%,行業進入市場調整期。
其中明確指出,受宏觀經濟下行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等因素影響,2016年水處理設備與整體家電市場相比雖然表現依舊搶眼,但增長速度卻有所收窄。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2015年之前,市場以近70%的速度快速擴容。2016年上半年,凈水設備累計銷售135億元,同比增長19%,較去年同期增速收窄25個百分點。預計2016全年凈水設備市場零售額將達到285億元,同比增長25%,市場進入階段性調整期。
而從產品類型看,采用反滲透技術的純水機經歷2010年的爭議,2011年的發展,2013年的市場地位確立,目前依然保持了較為強勁的成長性。據測算,2016上半年純水機市場規模達95億元,同比增長34.1%;凈水機市場規模22.1億元,同比下降4.1%;直飲機市場規模15.5億元,同比下降11.2%;管線機市場規模1.8億元,同比增長23.1%。
從價格段布局來看,線上和線下分化明顯。線上市場更集中在低價位段,1000元以下產品市場零售量占比65.2%,線下市場3000元以上銷售明顯擴容,市場零售量占比50.6%。同時,用戶需求升級變化引發了凈水產品發展與創新,其中大出水量和低廢水比是用戶為關注的兩個需求點,即濾型和節能型產品也將成為凈水行業發展的主要產品方向。
此外,2012年至今,凈水產品的銷售量已經突破2000萬臺,更換維護高峰已經到來,這意味著至少百億規模的服務市場。
呼喚有效監管
然而,凈水市場再怎么冠以千億稱謂,似乎也難抵日漸凸顯的“難言之隱”。逛了兩天的陶佼云依然沒有挑好合適的凈水產品。“品牌太多了!哪些合格、哪些不合格?質量能不能過關?凈水效果如何?看得越多,問題也越多。”陶佼云介紹說,她的感受就是“凈水市場品牌很多,擔心有些凈水器質量不過關、售后跟不上”。
凈水產品普及率不高,行業尚處于發展階段,隨著生產企業的增多,市場亂象也逐漸顯露。業內專家指出,凈水行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服務體系不到位、價格虛高等現象存在。
安徽省凈水行業協會會長王六一指出,“凡是進入市場的凈水產品都需要得到國家衛生部頒發的許可批件,但目前國內從事凈水行業相關企業已有4000多家,一些廠家并沒有取得衛生批件,還有部分企業售后服務不到位,盲目擴大產能,甚至有些‘游擊隊’廠家,產品售出后便銷聲匿跡,為后續服務埋下了隱患。為規范市場,安徽省凈水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職能,開通了投訴熱線,在凈水產品的市場規范、售后保障的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電視、空調不同,凈水器除了安裝之外,后期還需要維護,濾芯必須定期更換,因此服務售后尤為重要。”於柏樟如是說道,如今,一些雜牌企業只顧賣產品,不管售后服務,導致凈水行業公信力受損。“消費者也不必過于擔心更換濾芯的問題,一方面大型企業、品牌廠家在售出產品時會發放安裝卡,相關用戶信息會錄入企業數據庫,確保相關服務;另一方面,凈水器走進百姓家,不少第三方服務商紛紛興起,以后在社區就能便捷地找到凈水售后服務點。”
“在對企業予以規范的同時,還應建立明確的市場監控體系。”業內人士崔亞同樣建議道,“凈水器本應是關心家庭的產品,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是每一個凈水企業應盡的責任。但這一切并不是僅憑企業的一己之力就能做到,還需要社會各界來共同努力完善。”
(參考資料:中國經濟網、安徽日報、新京報、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