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繪綠色藍圖 新疆若羌縣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整齊有序的村舍民居,郁郁蔥蔥的連片棗園,滿面春風的各族群眾……每一位到過若羌縣的人都會驚嘆: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阿爾金山腳下,竟然有一個如此美麗的現代化新農村。
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書記在若羌視察期間,對若羌縣新農村建設提出了“打造全疆精品示范城鎮,建設‘鄉村美、農民富、素質高’的新農村”要求。全縣上下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打造升級版美麗鄉村,將賦予活力、宜居、富裕、和諧、文明、法治等內涵作為重要抓手,以改革創新調動全民參與積極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我區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有益探索。
美于形,高起點規劃城鄉一體化建設
在柳樹成蔭、桑樹成排的若羌縣吾塔木鄉西塔提讓村,80歲的阿里木·吐爾迪坐在門口和鄰居們愉快地閑聊。門口的街道、水渠均用水泥硬化,干凈整潔。
阿里木·吐爾迪所在村莊的“幸福鄉村”工程建設已完工。他說到:“我們喜歡在門口種樹,還種上葡萄、花,或者在門口種上菜。現在縣里規劃的門口有水渠,還留有種葡萄的地。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農村也能這樣漂亮。”
美麗的田園風光與潔凈的村莊環境,是若羌美麗鄉村建設的基點。而要成就這一“有形之美”,建設規劃的科學編制、相關政策意見的及時出臺、各類資源要素的有效整合,便顯得尤為關鍵。
近年來,若羌縣著眼于新疆作為“一帶一路”核心區,積極把若羌打造成“一帶一路”上的戰略支點,高起點規劃城鄉一體化建設,分別委托疆內外6家設計院對分項工程實施規劃設計,確保各項工程建設科學、有序實施。同時,充分結合鄉村特點、時代特征、民族特色,深度挖掘樓蘭文化、紅棗文化、胡楊文化內涵,不斷拓展思路、優化工作方案。在張春賢書記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湖南省副省長張劍飛來到若羌,對“美麗鄉村”建設進行指導,保證了工程建設的高標準、高品位推進。
他們還聘請湖南長沙城鄉規劃設計院專業團隊對全縣各項規劃專業指導、對口扶持,特別是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以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升農牧民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為主旨,充分結合鄉村特點、民族特色,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全縣97%以上農牧民住上了抗震安居住房。
通過“一戶一計”的規劃設計,對農戶庭院實施精細化改造,對每一個細節和效果都制定詳細標準,求精求細,打造精品工程。統籌考慮各村實際差異,不搞一刀切,努力形成一村一景、各具魅力的特色村莊。以打造全疆的村級服務陣地為標準,按照功能齊全、適度超前的原則,將村級陣地建設統籌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之中,配套完善了駐村干部周轉房、警務室、衛生室、文化活動室、村民服務中心等用房,做到了村級陣地服務群眾環境好、群眾活動場所優、對沖思想作用發揮強,村級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反對分裂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在全疆引入PPP模式實行城鄉環衛服務市場化改革,將城鄉環衛服務工作承包給專業上市企業,建立了“戶投放、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運轉模式,實現城鄉環衛服務工作規范化、專業化。
目前,“美麗鄉村”一期工程26個村莊的供水提質、污水處理、村通燃氣、庭院改造、道路硬化、村莊美化、節能亮化、環衛凈化等全覆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一批體現時代特征、民族特色,彰顯幸福鄉村魅力的現代化鄉村已初步顯現,成為對外展示若羌新農村、新面貌建設成就的一張靚麗名片。
在改造農村人居環境的同時,橫亙在城鄉之間的無形之“墻”逐漸被推倒,農民富得長久、農村美留得住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
若羌縣鐵干里克鎮果勒吾斯塘村村民斯迪克·卡迪爾激動的說:“現在,自來水通到家里,天然氣接到灶臺,村莊道路都鋪上了柏油并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污水也不用出門倒了,我們能過上像城里人一樣的好日子,全靠政府實施的‘幸福鄉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