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要、政策鼓勵、企業積極,污水污泥當下可謂炙手可熱,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火熱的表象下,污水污泥招投標卻頻頻遭遇尷尬境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污水污泥招投標遭遇的尷尬事兒。
流標——火熱表象下為何爆冷
所謂流標,是指政府采購或工程招投標中投標人不足三家,或所有投標都被否決。污泥處理處置中出現的流標事件,無形中增加了政府的采購成本,也造成了周期的延長。先看幾個案例:
資料1:2016年9月9日,濮陽市自來水公司發布《濮陽市第二水廠地表水及污泥處理工程第四標段流標處理公告》,稱濮陽市第二水廠地表水及污泥處理工程已于2016年7月25日召開開、評標會議。評標委員會按照招標文件規定,推薦第四標段三名中標候選人,但“中標候選人濮陽市環宇市政建設有限公司因個人原因自動放棄中標候選人的資格。依據《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七部委30號令)第五十八條中規定,招標人重新招標,重新招標時間另定。”
資料2:2016年8月7日,中國政府采購網轉發《德州市污泥集中處置中心運營托管采購項目流標公示》,8月17日開標的德州市污泥集中處置中心運營托管采購項目,因截至投標截止時間,遞交投標保證金的單位不足三家,作流標處理。
資料3:2015年11月27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廣西云龍招標有限公司崇左市污泥處理處置項目YLCZG20154014—S流標公告》,公告稱,廣西云龍招標有限公司受崇左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于2015年11月25日下午15時整就崇左市污泥處理處置項目采用公開招標方式進行采購,至投標文件遞交截止時間止,遞交投標文件的投標人不足三家,本項目流標。
2014年,福建省廈門、福州等地區污泥處置項目的招標就屢次流拍,終改為競爭性談判。如此情況還有很多,此處不一一列舉,那么,如此火熱的市場為何爆冷?以下是E20研究院《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6版)》中列出的幾個因素:
不接受分公司或聯合體?!墩少彿ā返?4條、《招標投標法》第31條均規定,兩個以上的投標人可以組成一個聯合體,以一個投標人的身份共同參加投標,但參加聯合體的投標人都應具備法定的條件。據E20統計數據顯示,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規定不接受聯合體投標的項目約占80%。
投標總價超過高限價的將被拒絕。通過招投標公告分析發現,部分文件會對污泥項目投資金額有所要求。例如廣州市南沙區的2個污泥項目依法設立投標高限價,采購預算分別為200萬和320萬,凡投標總價超過投標高限價的投標將被拒絕。實際上由于執行的滯后效應,從預算到執行,難免會出現調整的情況例如物價上漲等方面的因素。因此,規定污泥項目投資金額,且后期不可修改的條款對于投標者而言,風險較大。
對投標人注冊資金的要求。在對流標的污泥項目招標文件研究發現,有些文件會對供應商的注冊資金有嚴格要求,若再加之不允許聯合體投標,則對中小型污泥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言無疑是一個較高的門檻。
PPP項目也是這兩年的熱點,對于上述領域的流標現象,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PPP咨詢總監李煒認為,現階段PPP熱度很高,行業處于變革的時代,政策規范文件頻繁頒發,行業游戲規則也在不停發生變化,一方面,當業主、咨詢機構設定的項目邊界條件不適應新的市場形勢時,就容易導致流標;另一方面,也有些項目故意設置較高門檻,投標家數不足流標后轉為競爭性談判或其他方式,這樣可以降低項目競爭性。
如何避免流標風險,李煒也給出了一條路徑——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他認為,的專業機構能夠適應市場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并制定適宜的規則,同時有經驗的專業機構會在項目的各個階段進行市場(壓力)測試的工作,了解市場需求,從而給出更有針對性的方案,避免流標導致的成本增加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低價中標——一次次刷新的行業底線
低價中標的消息近期層出不窮,一次次刷破記錄的報價正在沖擊著污水污泥行業。
資料1:亞洲大地埋式污水處理廠項目——浙江溫州中心片污水處理廠招標以杭州鋼鐵集團公司的中標落下帷幕,而污水處理基本單價0.727元/立方米的報價被指“擊穿底線”。
資料2:去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標安徽省安慶市城區污水收集處理廠網一體化PPP項目,北排的0.39元/噸污水處理投標價因明顯低于其他投標者的報價,也在當時引起熱議。
資料3:相關媒體曾統計近兩年中國政府采購網公示出的污泥項目中標價格,低價達109元/噸,與高價400元/噸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