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打造“碧水商城” 義烏實現治水長效管理機制
2016-12-07 08:57:21來源:浙江在線 龔望平 趙品茂 陳錦青 編輯:筱陽 關鍵詞: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五水共治閱讀量:26520
導讀: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浙江義烏從根源出發找問題、補短板,總結出九大污染源頭,形成了“1+9+14+6”的源頭治水“義烏模式”。
【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示范】從農村到工業區,從河溪到門口塘,從很多人不理解到全民主動參與……“五水共治”行動開展以來,義烏市一條條河流重現昔日光彩,一個個農村蛻變成美麗鄉村,一批又一批熱心人士加入治污行動中來,各項治水工作全面推進,“碧水商城”煥發出別樣風采!
清晨的繡湖邊,早起的市民跑步、唱戲、打太極;黃昏的大陳江邊,農歸的村民洗菜、岸邊休閑;夜晚的清波湖畔,客商沿江漫步、拍照、遠眺風景……從無人敢應答的“水之問”到大家都歌唱“義烏水”,三年多來義烏市委、市政府精心部署,扎實推進“五水共治”工作,發展與保護兩手抓兩手硬,走出了一條富有義烏特色的治水之路。
“五水共治”,不是拖經濟發展后腿,而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通過這幾年的實踐,義烏從根源出發找問題、補短板,總結出九大污染源頭,形成了“1+9+14+6”的源頭治水“義烏模式”,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治水成效。
新一輪的治水大戰,義烏已經開始啟動,“全流域水質可游泳”的三年目標指日可待。近日,相關媒體深入走訪,從村民口中,看到了義烏“五水共治”實實在在的效果。
河長制智能管理“大陳實踐”
2年前,58歲的大陳鎮環衛所副所長陳永江成了一名河道網格員。每天清晨5點起床,他做的件事就是打開河長制APP巡查責任河道。“和前兩年相比,現在是違規排污口整治了,垃圾清除了,江水變清了,環境變好了,我們巡河也變得輕松了。”從大陳一村到團結村,陳永江負責巡查大陳江約5公里,來回巡查一趟耗時1個小時左右。
陳永江是土生土長的大陳人,家就住在江邊的團結村。作為網格員,看著“門前河”從垃圾漂浮、河水黑臭恢復到能洗菜、岸邊休閑,他覺得特別欣慰。
陳永江所使用的APP,就是“浙江省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為做好該系統的試點工作,義烏市結合人員變動情況調整完善市級河長、鎮級河長、村級河段長、河道網格員、河道保潔員多層立體網絡,實現轄區內溪流“河長”全覆蓋,充分發揮“河長”作用,強化河道日常巡查監管力度,其中鎮級河長每周巡河不少于1次,村級河長不少于2次。河道網格員每天運用河長制APP巡查河道,發現一般性問題立即通知保潔員在2小時內處理,實現河道保潔長效化、信息化。
只要打開APP,后臺的系統就會記錄下網格員巡查河道的軌跡,平均每3秒鐘定位一次,開車和走路定位點的距離是有差別的。“因此,有沒有巡查,有沒有敷衍,看軌跡圖就非常清楚。”大陳鎮“五水共治”聯絡員龔苗英說,從市級河長到河道網格員、保潔員,每個人都要求安裝這一系統的APP,每天上傳巡查軌跡和巡查日志,是否按要求巡查到位,后臺數據一目了然。
主要河道每日巡查,少一次扣3分;沿岸邊有垃圾的,一處扣2分;河道問題整改時間超過2天的,扣5分;河道問題曝光的,每次扣8分;檢查發現水質差(水發黑、異味重)扣10分……在充分應用這套“浙江省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大陳鎮還出臺了《河道網格員考核辦法》《河道保潔員考核辦法》等,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河長制”各層級的考核辦法和問責機制,轄區的水環境也得到明顯改善。截至目前,除了鎮區底下的2公里“暗河”外,大陳鎮轄區的大小河溪全部恢復Ⅲ類水標準,成為“可游泳的河”。
如今,河長巡河智能化,已經在義烏全面鋪開。目前,終端設備均已發放到位,各級河長及河道網格員在巡河時通過終端設備,記錄巡河軌跡、上傳發現的問題、填寫巡河日志。義烏市“五水共治”辦對河長提交的問題進行交督辦,定期對“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已上報事件90條,巡河記錄10310條,河長日志5710條,隨手拍796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