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是一項長久性與突擊性相結合的工作,必要的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是確保農村環境衛生的關鍵。下一步,環保部將聯合財政部制定實施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繼續深入實施“以獎促治”政策,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近年來,環保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推進農業環保工作,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一是積極推進農村環保法規建設。環保部聯合農業部起草并推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頒布實施,確立了以畜禽糞便等廢棄物綜合利用、提高種養結合水平為核心的“少管制、促發展”的全新立法思路,為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了法律依據;二是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截至201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315億元,支持全國7.8萬個村莊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共建成農村生活垃圾收轉、處理設施450多萬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設施14萬套,農村生活垃圾、畜禽糞便年處理量分別達2770多萬噸和3040多萬噸,受益人數達1.4億人;三是積極推動有機農業發展。環保部把建設有機食品生產基地作為實現環境保護和生產發展雙贏的有力抓手予以扎實推進,2003年以來,共建成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176個,對促進區域農業生態保護水平提升、引導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然而,截至目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依舊嚴峻。據了解,農村污染源主要是以下三類:一是,一些被大城市淘汰的高污染企業,為逃避污染排放超標的處罰,到農村安家落戶;二是,不成規模的養殖業,污物排放處理不合理,影響到農村環境;三是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到位。
據《農民日報》報道,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嚴重,主要愿意四大層面:一是秸稈利用水平還比較低。我國每年產生秸稈約9億噸,利用率為76.4%,每年仍有約2億噸秸稈被露天焚燒或拋棄在河道坑塘。二是畜禽糞便資源浪費嚴重。我國每年產生各類畜禽糞便38億噸左右,利用率約60%。其中,規模化畜禽養殖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是我國水污染物減排重點和難點。三是化肥農藥不科學施用導致的污染。我國目前的化肥當季利用率僅為三分之一左右,農藥有效率不足10%,水體富營養化和生物多樣性退化等問題仍然嚴重。四是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率低。我國每年產生1.2億噸生活垃圾和160億噸生活污水,大部分疏于管理,而“以獎促治”政策覆蓋率僅約14%,農村環境臟亂差情況還未得到根治。上述問題阻礙了農村和農業的綠色發展,與農業現代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不相適應。
12月2日在北京召開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要求,下一階段,具體要圍繞4個方面切實做好排查整治工作。一要切實抓好排查整治工作的統籌協調。各地環保部門要與住建部門加強溝通,密切協作,切實履行牽頭部門的職責;積極支持、配合其他部門工作,形成推進排查整治合力。二是加強農村地區工業污染防治。做好農村工業污染專項檢查,推動鄉鎮工業企業進園區,實行污染物集中處理;會同公安部門開展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違規行為。三是推進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重點推進城鄉結合部、環境敏感區、江河沿線等環境污染影響大、群眾反映強烈地區的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四是建立健全農村環保體制機制。要積極推進農村環境治理市場化運作;進一步強化基層環境監管執法力量;加強環境宣傳引導,激發村民參與污染治理和設施管理的熱情。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為確保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下一步,將進一步細化分解大氣、水、土壤三個行動計劃有關農村垃圾治理在內的農村環境保護目標和綜合整治任務,納入與各省政府簽訂的責任書,加強督辦,加大督查力度。對農村環境質量進行監測與評估考核,考核結果與農村環境治理財政資金分配掛鉤,強化對地方的激勵和約束。
(參考資料:農民日報/田忠華、環保部網站、證券時報網、中國環境新聞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