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火焰高 治理霧霾需要團結一心
2016-12-12 17:22:08來源:紅網 王瑤 編輯:Alice 關鍵詞:霧霾空氣污染大氣防治閱讀量:54854
導讀:在霧霾治理面前,政府有著不可脫卸的責任,但責任又不僅僅是政府的。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等,都有助于縮減霧霾的影響,而這些,每個人都做得到。
【中國環保在線 媒體導讀】在霧霾治理面前,政府有著不可脫卸的責任,但責任又不僅僅是政府的。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等,都有助于縮減霧霾的影響,而這些,每個人都做得到。
12月6日清晨,陜西渭南市臨渭區環衛部門灑水作業后,路面出現結冰,2個半小時內,引發38起交通事故。去年冬天,渭南市區也出現過相同的情況。對此,臨渭區環衛局表示,治污降霾壓力大灑水頻繁,降溫突然導致結冰,以后會及時關注氣溫變化,同時調整灑水作業時間。(12月9日 央廣網)
冬季來臨,民眾不再為南方為何不開暖氣爭論不休,而是靜心祈禱:籠罩在城市上空的霧霾能早日散去。的確,沒有哪個時候能像今天一般,使得廣大民眾紛紛關注每天呼吸的空氣是否新鮮。而圍繞霧霾,每天都會有不少令人驚訝的做法見諸媒體,這讓霧霾還未散去之前,民眾卻已學會了自嘲自樂。
之前,霧炮車銷售火熱,不少政府部門將它視為“治霾神器”,但后專家指出,霧炮車就是臺灑水車。如今,又有地方灑水治霾,不料卻因為路面結冰而引發多起交通事故,律師甚至表示,受損失的市民可向環衛部門索賠。被霧霾問題困擾著的不止普通大眾,政府部門亦是如此。如若面對霧霾視若無睹,必然會被民眾指責為不作為,于是退而求其次,采取一些措施緩解霧霾帶來的影響,卻又被一些吃瓜群眾當成笑話來看。環衛部門灑水治霾的初衷無錯,做法也應得到理解,畢竟在霧霾面前,環衛部門所能做的很有限。
近日,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組已經進駐,并約談問責了275人。但問責之后,當地的環保問題能否立即改善?當地的天空是否就能一藍到底,不再受霧霾影響?顯然,環保督查的進駐,只是發現問題、整改問題,目前能做到的也只是逐步推動各項環保政策的落地。但環保問題是個系統性的復雜問題,并不能一蹴而就。霧霾天氣的出現,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國家治理霧霾的決心毋庸置疑,但在霧霾天氣尚未消散之前,我們不能夠無動于衷,只像看段子一樣的評論著政府的治霾措施。
因為灑水治霾受損失的市民當然可以去狀告環衛部門,但不可否認,在霧霾面前,環衛部門并沒退縮,而是在履行著自身責任。或許收效甚微、或許遭受非議,但治理霧霾的決心可見。反倒是普通民眾,只在霧霾面前保持幽默樂觀的心態顯然不夠,我們自身也能為治理霧霾添一份力,哪怕微弱,但“眾人拾柴火焰高”,治理霧霾,需要民眾的團結一心。
在霧霾治理面前,政府有著不可脫卸的責任,但責任又不僅僅是政府的。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等,都有助于縮減霧霾的影響,而這些,每個人都做得到。因而,在治理霧霾問題上,民眾當少些不懷好意的猜疑,畢竟,霧霾已經導致人們心情糟糕,誰也不愿煩上再添煩。
(原標題:霧霾面前,少些不懷好意的猜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