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垃圾分類試點16年,推廣效果雖并不明顯,但在這期間,我們積累了不少經驗、發現了不少問題,不能完全否定試點失敗。下一階段,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
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預言:“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計算機革命之后,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又一次浪潮,將是世紀之交時要出現的垃圾革命。”2000年,正是世紀之交,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被確定為全國8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然而十幾年過去了,垃圾分類回收的推廣效果卻并不明顯。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能說這些城市不努力,傳統上能想到的辦法,他們都做了,那就是一手獎勵、一手處罰。比如廣州采取了罰款措施,要求居民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個人不執行垃圾分類相關規定,將被罰款200元至500元;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則采取了激勵措施,主要政策是為個人建立綠色賬戶,規定分類回收垃圾可以換取獎品……可以說,過去的十六年,容易想到的措施,我們都實施了;可垃圾分類真正難啃的硬骨頭,卻始終沒有任何變化。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提出,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這無疑抓住了問題的“牛鼻子”,給下一階段垃圾分類的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不是沒有垃圾處理設施,那些寫著“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在街上隨處可見,但我們仍然缺乏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及垃圾處理能力。比如有些垃圾桶從外表上根據是否可回收分成了兩格,里面其實連在一起;一些地方甚至前端給垃圾分好類、上了垃圾車又混為一堆,這樣的垃圾分類,又有什么意義呢?建立從前端分類到后端處理一體化的完善系統,才能真正將垃圾分類落到實處。
其次,垃圾分類要有法可依、明確責任主體。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就頒布了一些與垃圾分類回收相關的法律,比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等,但是這些法律對于垃圾究竟如何分類等問題缺乏可操作性的規定。雖然上海、杭州、北京、廣州等地制定出臺了一些地方性法規,但是執行效力有限,公民是否執行垃圾分類全憑自覺,一些地方甚至不明確究竟由哪個部門負責垃圾分類的有關管理。下一步,我們要著手解決垃圾分類全國性統一立法缺位的問題,增強法律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確定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回收利用的責任主體,為垃圾分類提供強有力的法治基礎。
后,垃圾分類呼喚的是公民觀念的改變與習慣的養成,不能只是政府單方面推動,更需要全民廣泛參與。其實大部分公民不是不想參與垃圾分類,是壓根不懂得如何參與,就連對于什么是回收物、什么是不可回收物都缺乏基本的概念。因此,有時候,一張寫清楚垃圾類別、回收方式的便民貼,勝過一個耗資不菲的垃圾箱。像日本、德國等垃圾分類做得比較好的國家,有詳細的垃圾分類標準、針對不同垃圾確定的“收集日”制度,并且把垃圾分類貫穿在學校教育的每個階段中,這些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當然,我們不能說,過去十六年的垃圾分類試點就完全失敗了,我們畢竟積累了不少經驗、發現了不少問題。接下來,我們要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精神為指導,凝聚社會共識、吸收各方力量,克服解決垃圾分類中存在的各項難題,真正打造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垃圾分類模式。
(原標題:讓法律護航,打造符合國情的垃圾分類模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