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3月1日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的決定》開始正式實施,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作物秸稈全量化綜合利用,為加強秸稈焚燒治理建章立制。近日,相關媒體采訪了天津市多個部門人員,再現各方專家意見看法。
變廢為寶讓秸稈成為資源 天津全面實施“禁燒令”
3月1日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的決定》開始正式實施。近日,媒體采訪了天津市相關的多個部門、多位人員,深度解析《決定》的“前世今生”,再現各方專家意見看法,深入報道秸稈資源化,并從全國兩會傳來了“秸稈焚燒”的聲音。
立法保障 疏堵結合 綜合施治
天津全面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
2020年基本實現農作物秸稈全量化綜合利用
3月1日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開始正式實施。
《決定》明確,要堅持政府主導、規劃、政策扶持、科技支撐、疏堵結合、依法治理的原則,在天津市行政區域內全面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同時,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產業化利用,逐步完善農作物秸稈田間處理、收集儲運、多元利用體系,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作物秸稈全量化綜合利用。
為加強秸稈焚燒治理立規
天津市環科院承擔了2016年全市秸稈焚燒監管核查工作。據天津市環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確認秸稈焚燒火點200余處。其中,在夏秋收獲期間查到著火點160多個,這里面有相當一部分是露天焚燒秸稈的火點。秸稈焚燒除了可以直接看到黑煙滾滾外,還會產生大量的空中懸浮物、CO、CO2等污染物,對空氣質量造成了嚴重污染。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高紹林說,《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研究借鑒其他省市立法經驗,結合對天津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焚燒的深入調研情況,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通過立法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作出全面規范,對加強大氣污染防治,保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據高紹林介紹,《決定》共18條,主要規定了4方面的內容。
一是明確了總體要求和目標原則。
二是明確了政府主體責任,加強政策扶持引導。《決定》明確各級政府是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工作的責任主體。農業、環保部門分別負責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將秸稈綜合利用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促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
三是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現“五化”(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目標。同時,還要加快建設農作物秸稈收集儲運體系,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是禁止露天焚燒,嚴格監督管理。《決定》規定各區政府要制定和落實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的實施方案和監督檢查措施,加大監測和執法力度,完善防控機制,明確了露天焚燒的法律責任。
過去出現有人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時,當環境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放火的人已經離開了,很難再找到具體的責任人。
《決定》規定,農業經營主體或者他人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可以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農業經營主體未采取綜合利用措施,致使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可以處100元以上500以下罰款。
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說:“這次,責任人的問題解決了。可以說,農業經營主體沒有按規定及時對自己的農作物秸稈進行必要的處理,才為放火者提供了燒秸稈的機會,理應對污染的后果負責。”
溫武瑞說,下一步,將盡快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對是否給予處罰、什么情況罰多少予以明確,以避免執法的隨意性,同時加大網格化管理力度,將任務細化到田、責任到人,減少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違法行為的發生。
解決之道:讓秸稈成為資源
薊州區官莊鎮玉石莊村支部書記、天津市人大代表韓振說,過去秸稈是農村家家戶戶做飯、取暖或者當飼料喂牲口的資源。作為新農村建設試點,玉石莊村在兩三年前村里進行了煤改氣,用上了太陽能和地源熱泵,已經完全不需要秸稈作為生活能源。“關鍵還是要讓秸稈有用,再次成為資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焚燒秸稈的問題。”
正如韓振所言,解決“用”的問題,才是解決秸稈焚燒問題的根本出路。
天津市農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天津市主要農作物種植總面積約590萬畝,秸稈產出量合計約達260萬噸。
2016年天津市全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7%左右,其中肥料化利用率74.1%,飼料化利用率15.1%,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率預計4.0%和4.7%,基料化利用率不到0.1%。還有3%左右的秸稈滯留田里,相當于還有大約7.8萬噸農作物秸稈未經機械化處理,存在著被焚燒的隱患。
天津市農委農業機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胡偉表示:“7.8萬噸不是個小數目,這些農作物秸稈主要殘留在一些地塊的邊沿和很多小散地塊,機械設備無法處理。”
“全市的秸稈綜合利用率已經從2013年的76.6%提高到如今的97%左右,現在基本看不到過去那種大面積焚燒秸稈‘火燒連營’的狀況了,但想要實現《決定》要求的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作物秸稈全量化綜合利用,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胡偉說。
為確保實現2020年目標,天津市農委與市財政局制定了全市秸稈綜合利用年度工作方案,將秸稈綜合利用目標任務分解到區,并指導各區制定區級實施方案,層層壓實目標任務到鄉(鎮、街)、村,將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落實到地塊。
同時,農機管理部門科學制定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路線、發布技術要求,指導各鄉(鎮、街)開展秸稈綜合工作。各區農機管理部門還組織農機合作社、秸稈經紀人與鄉鎮街對接,開展秸稈粉碎還田、秸稈收儲運,并全力消除秋冬直立秸稈滯留田間的隱患,每年11月底前,將全市田間玉米秸稈基本清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