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短短兩個月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就經歷了一個驟冷驟熱的過程。進入2017年后,由于上一年度的新能源車推廣應用目錄被推翻、新的補貼政策開始實施,導致年初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度出現“懸崖式”下滑。然而從3月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重新進入高速增長期,并且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增長不會低于2016年。
新能源汽車市場乍暖還寒 補貼退坡不改上行趨勢
歷經寒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逐步走進“春天里”。在此前國務院總理做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時,對人們生存環境產生直接影響的汽車行業提出了明確要求: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并表示要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
而作為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之一,新能源汽車成了“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熱議的關鍵詞之一。除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磅亮相”,工信部部長苗圩亦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在發展的起步階段,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扶持。“政府對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決心是不會改變的。”
事實上,自2014年起,國內便掀起了新能源汽車投資制造的熱潮,傳統汽車企業開始著力開發新能源汽車產品,新興車企不斷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的造車領域。目前,已有十一家新能源汽車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而正在等待資質審核的企業也多達二十幾家,另外樂視、蔚來等剛剛進入到這一領域的新興車企也在積極地籌備申請生產資質所需的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謂“千樹萬樹梨花開”。
借勢有利行業政策的撬動作用,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中汽協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2月份生產17972輛,環比增長148.2%,同比增長15.5%;銷售17596輛,環比增長145%,同比增長30.3%。1-2月累計生產25213輛,同比下降33.5%;累計銷售24781輛,同比下降30.5%。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6889輛和5682輛。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看來,2017年1月份產銷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需要重審、準入門檻提升。目前,只有少量車型通過重審認證,成為國家認可的上目錄的車型,絕大多數車型的重審工作還有待完成。國內機構認為,在補貼尚未完全明確的大背景下,近兩個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售一直處于相對“混沌”的狀態。
持有相同觀點的還有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他看來,前兩月的市場遇冷,體現出車企對政策補貼過于依賴。眾所周知,補貼退出已是大勢所趨,日前工信部再次吹風,正在研究補貼退出后的政策,新能源汽車積分制或改變目前車市的格局。據苗圩介紹說,“目前正在網上征求意見,用傳統汽車的油耗積分和新能源積分建立一個交易制度,正在制定有關文件,作為2020年補貼政策取消后的措施。”
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產能過剩、動力電池技術水平不高、企業違規騙補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指出。基于此,在“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將面臨真正的市場考驗,必須練好內功。隨著新能源車企的研發和技術提升,制造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階段。
隨著治理力度加大,環保投入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層面,是政府層面向新能源汽車企業釋放出的巨大利好。具體來看,“從3月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重新進入高速增長期,而北京、上海這兩個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帶動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復蘇。”日前,全國乘聯有關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不會低于2016年。
業界普遍預測,3月份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有望進一步復蘇,全年整體銷量上行趨勢不變。而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增長預期下,行業向上基調有望維持不變。建議關注包括電動專用車、整車廠商、電池在內的細分領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