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示范】眼下,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三角南翼的浙江,因為一場場遍及城鄉的“環境革命”,山河面貌日新月異,新動能逐漸形成,轉型升級站上跑道,初見曙光。這幾日,與在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交流,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浙江故事,描繪今后的發展藍圖,生態環境無疑成了其間的高頻熱詞。
從天藍地凈到“綠富美” 解碼兩會期間浙江印記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包括環境問題在內的美麗中國藍圖如何勾勒,成為許多人大代表鼓與呼的重點。
這種關注在浙江代表團有著鮮明體現。近年浙江通過治水拆違、發展綠色經濟等,不斷向成為美麗中國“浙江樣板”的目標發力。而圍繞“浙江樣板”打造,人大代表們在表達獲得感的同時也傾情獻計,共商綠色發展。
發力生態守護錢塘逐夢天藍地凈
打造“浙江樣板”,離不開生態保護的久久為功。此方面,浙江的較早起跑與持續發力值得關注。
本世紀初,浙江愈發清醒地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分量。2002年,該省提出建設“綠色浙江”;2003年,浙江把創建生態省作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提出;2005年“兩山”理論的出現,繼續夯實著該省保護生態的堅定信念。
彼時安吉縣余村便是浙江的縮影。曾依靠石礦發展的余村,關停多家污染企業,從“賣石頭”轉向“賣風景”。生態轉好也推動該村實現了發展方式轉軌。
浙江的發力也是持續的。尤其從2013年起,該省連續實施五水共治、五氣共治、三改一拆等“招數”,將力度升級。
楊新權是浙江湖州吳興區養殖戶,以往養殖龜鱉的他,因當地河道水質越來越好,達到澳洲龍蝦養殖水標準,如今轉型成為當地的“龍蝦大王”。他說:“現在訂單越來越多,我們也新建了種苗場。”
有關生態的變化正在浙江不斷出現。截至2016年底,該省通過五水共治累計治理河道11625公里;通過三改一拆累計拆除違法建筑6.29億平方米;五氣共治方面,以杭州為例,該市去年成為無鋼鐵生產企業、無燃煤火電機組、無黃標車的“三無”城市。
天藍、地凈、水清,正成為浙江的常態。同時浙江也在制度設計上積極作為:出臺覆蓋全省的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評價制度……
守護生態,浙江正全力為之。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嘉興市委書記魯俊以嘉興為例說,當地通過首抓散養生豬全退養推進農業治污,生豬飼養量從700萬頭減少到53萬頭;通過重抓污水排放全入網推進工業治污,目前基本實現工業企業污水全入網;通過主抓收集處理全覆蓋推進生活治污,三年投資120億元人民幣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武義縣柳城畬族鎮青坑村村委會主任俞學文則滿是獲得感。“環境優美了、水清岸綠了。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二十年前我下河游泳的場景又回來了。”
鍛造美麗標簽浙江變身“綠富美”
生態守護讓浙江實現著生態美,而經濟社會層面,該省也正努力變身“綠富美”。
對浙江省德清縣舞陽街道上柏集鎮的3600多名居民而言,日子可謂越來越有盼頭。今年,當地“美麗城鎮”建設項目正式開工,該街道辦事處常務副主任俞忠賢說,這不僅改變著百姓的生活環境,也將極大帶動綠色經濟發展。
據介紹,該工程由浙江“美麗鄉村”和小城鎮建設先行者——浙江省武林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實施項目管理,將對集鎮基礎設施和市政景觀進行整體規劃建設,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同時項目還將活化利用集鎮農業種植優勢,開發以生態農業、農業觀光及體驗為主的全域旅游。
“這種協同農業、旅游、文化一體化的方案,大限度提升了百姓對美麗鄉村的獲得感。”浙江省武林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利生說。
同樣貼上美麗標簽的,還有嘉興市海鹽縣文溪塢村。近年,文溪塢村通過改造讓古村落舊貌換新顏。其按照“踏磚”、“聞花”、“聽溪”、“品茶”等主題,還原了馬鼻靈泉、古樟問茶等十余個景點。村民辦起的農家樂、茶社,生意也越來越好。“現在不僅山好、水好、空氣好,村民也有了賺錢的路子。”該村老村長周益凱說。
作為嘉興市委書記的魯俊表示:“朝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走下去,打造水清岸綠天藍、宜居宜業宜游、富饒和諧幸福的詩畫江南美景,我們充滿信心。”
從浙江省看:民生方面,如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貧困現象在浙江全面消除,如該省截至去年底已啟動培育美麗鄉村精品村399個,百姓生活正美起來。經濟層面,如去年浙江旅游總投資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如去年以來浙江有40多個市縣提出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經濟發展正美起來。
在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文娟看來,浙江美麗經濟蓬勃發展,得益于浙江十余年接力,把美麗浙江、美麗鄉村、美麗產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大本錢,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
獻計“浙江樣板”代表寄語更上層樓
打造美麗中國“浙江樣板”,是浙江全省的共同目標。全國兩會期間其也吸引著人大代表紛紛獻計。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徐秋芳,把目光聚焦在了推動休閑農業發展上。她認為,要堅持政策引導、有序發展休閑農業。如在土地要素方面出臺專項用地政策,對休閑農業用地指標進行單列,在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中切塊用于支持休閑農村發展。而資金保障上,可引導各地設立休閑農業發展專項資金,探索PPP、發行私募債券等方式,加大金融支持。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認為,不論美麗中國還是浙江樣板,都需更多法律法規支撐。他建議,應修改完善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相關法規,制定《環境教育法》、《低碳經濟促進法》等。
如制定《低碳經濟促進法》,胡季強指出,其應明確建立健全低碳綠色經濟的政策保障體系,要對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新興產業,及加快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積極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提出明確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僑聯副主席陳乃科,則建議通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呵護綠水青山。各地應通過厘清明確第三方治理中責任關系,解決發展難題;通過優化選擇第三方治理的各類模式,提升服務效率;通過建立第三方治理準入和退出機制,強化行業自律;通過分領域有步驟推進第三方治理,促進健康發展。
此外,人大代表們的建議內容,還涉及到了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河長制”長效化、發展循環經濟等諸多方面。 (記者 趙曄嬌)
原標題:人大代表為美麗中國鼓與呼:傾情獻計“浙江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