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又是一年全國兩會時,浙江的代表委員們再次來到北京,帶來浙江砥礪奮進的答卷:眼下,地處長三角南翼的浙江,因為一場場遍及城鄉的“綠色革命”,山河面貌日新月異。而作為全國部省共建的美麗中國示范區,浙江又將如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引發業界關注。
美麗中國的“浙江印記” 多方發力唱響綠色強音
又是一年春天的約會。作為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亦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化之年,2017年有些特別:本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職的后一年。站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坐標上,回望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過去四年,生態環保、綠色發展曾被眾多代表、委員添加進“關注列表”。早在2012年,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總布局中。隨后的一年,生態文明建設自然成為彼時的焦點議題。
在2013年的全國兩會上,浙江省省長明確“五水共治”的浙江方案;2014年初春,全國人大代表張華明提交的《關于建立“五水共治”全國聯動機制的建議》,為重現“一江清水”鼓與呼;而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一直關心美麗鄉村建設的張波委員帶了一份名為《打造休閑農業“升級版”,培育農村經濟新亮點》的提案,一個有關“美麗鄉愁”的愿景隨即初具雛形。
與之相映襯的是,一場之江大地的綠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業已吹響號角。深入開展“五水共治”、出臺實施“水十條”和“土十條”、全面淘汰改造燃煤小鍋爐、頒布實施全國《化學合成類制藥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東南沿海,先行先試的浙江早已陸續鋪排綠色畫卷:
——五水共治。“隨時能跳進去游泳,小時候的西苕溪回來了!”這是浙江省安吉縣梅溪鎮居民舒國平的感嘆。而這,只是浙江大力治水、重煥江南水鄉的縮影之一。“五水共治”,是浙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一大創舉,旨在修復山河本色、治出轉型實效。3年艱苦治水,成績斐然。當前,浙江省控地表水劣Ⅴ類斷面已減至6個,Ⅲ類以上水質斷面占比達77.4%,比2013年增加13.6個百分點。
——五氣共治。近三年來,浙江將治理霧霾作為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實事之一,強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機動車污染防治等專項行動。據《浙江日報》報道,僅在2016年,浙江11個設區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3.1%,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41微克,空氣質量一年比一年好。與此同時,在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的同時,浙江印發《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從立法層面對大氣治理作出細化完善。
——垃圾分類。全國人大代表張鴻銘介紹,杭州成為全國首批8個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之一,歷經17載磨礪,如今的杭州已經實現全面推進生活垃圾“三化四分”。據公開資料,目前杭州主城區日均產生垃圾1萬余噸。2015年之前,生活垃圾每年以10%以上的增量飛速膨脹。2016年主城區生活垃圾產生量370余萬噸,只比上年同期增長不到2%。
“杭州將全面啟動‘五廢共治’,不僅治理生活垃圾、還要治理工業垃圾、建筑垃圾等,讓垃圾變廢為寶。”張鴻銘代表介紹道。而事實上,作為全國部省共建的美麗中國示范區,浙江全省不僅在固廢處理領域持續發力,“水氣土”一手抓亦將成為之江大地的綠色標的。未來,浙江能否通過多措并舉的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續寫“浙江畫卷”的中國樣本,不妨拭目以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