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目前,垃圾圍城障礙重重,在尋求出路的過程中,做好垃圾分類勢在必行。多年來倡導或鼓勵垃圾分類收效甚微,推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或許正是一個契機。與此同時,在不斷推進過程中,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舉措也需同步推進。
以“強制”為契機 垃圾分類漸入理性軌道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物質消費水平大幅提高,我國生活垃圾產生量迅速增長,環境隱患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制約因素。不過,如今,嚴峻的形勢正在發生變化。
2016年底,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要全面推廣垃圾分類。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廣泛推行垃圾分類制度”。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
可見,中央已經充分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這給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奠定了政策基石。
《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此外,《方案》明確,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的城區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即,全國將有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并于2017年底前制定出臺辦法,細化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同時,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居民正確投放垃圾給予可兌換積分獎勵。
事實上,強制垃圾分類要實現的重要目標就是控制污染物,需要將重點控制在整個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環節的滲濾液污染、有機污染物污染和煙氣污染,并且大限度把有機質生成有機肥料。那么,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該如何有序推進呢?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經濟與管理系教授宋國君認為,過往一些成熟的經驗表明,生活垃圾分類一定要是強制的。當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之后,還要有后續措施跟進。比如處理可回收物,就需要特許經營;有了特許經營,還要設立配套補貼。
隨著垃圾圍城問題日益凸顯,“強制”生活垃圾分類是應對當前垃圾處理的一項必要措施,以“強制”為契機,相關各環節可以借此加以提升、改善。與此同時,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舉措也需同步推進。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相應的保障措施亟需跟上:加快修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城市市容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垃圾強制分類的法律要求;實施垃圾強制分類城市的人民政府要逐年確定重點任務和年度目標;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對強制對象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對不按要求進行分類的,應依法予以處罰等。
總而言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后續措施要做到細化、公平、公正,相關政策要成為一個系統,能夠循環。否則,就可能無法持續下去。
垃圾分類可以帶來諸多有益之處,但多年來,倡導或鼓勵垃圾分類收效甚微,推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或許正是一個契機,能夠讓更多公眾關注垃圾管理問題,并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