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環保部正式啟動史上大規模的環保督查:抽調56名環境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周邊28城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與此同時,環保部部長陳吉寧透露,年內環保部還將開展1至2次區域專項督查,保持執法高壓態勢。
28城將啟大規模強化督查 將執法常態化進行到底
環境保護部4月5日宣布,將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這也意味著,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參與,為期一年,環保史上大規模的國家層面行動由此正式啟動。
當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京支持召開視頻會議,對督查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其中提到,緊盯大型企業的達標排放情況,認真督促落實排污許可制度和全面達標排放計劃。據了解,此前,2月15日至3月18日,由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和另外幾位副部長帶隊,環保部曾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6省(市)18個重點城市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
翟青進一步指出,2017年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行動以來,大氣污染惡化勢頭得到了一定遏制,各城市空氣質量同比均有所好轉。數據顯示,雖然3月空氣質量好轉,但季度整體下滑?;谏鲜霰尘?,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繼續鞏固和擴大戰果,環保部決定對28個城市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
“2+26”城市是指處在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也是污染物減排的重點城市。“2”是北京和天津,“26”是分別是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市,河南省鄭州、新鄉、鶴壁、安陽、焦作、濮陽、開封市。
此次強化督查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大規模行動,主要對7個方面進行督查,包括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企業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等七大方面。
通過督查,抓實、抓細、抓好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大氣十條》、《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年)》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為全面實現區域及各地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提供保障,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據介紹,這次強化督查明確五個重點,突出壓力傳導,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切實起到督促地方尤其是基層區縣一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落實環境保護責任的目的。堅持問題導向,哪里有問題就到哪里監督檢查,并且揪住問題不放,直到問題得到解決。在“督政”方面,翟青強調,要突出縣級黨委、政府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責任落實情況;在“督企”方面,要緊盯大型企業的達標排放情況,督促落實排污許可制度和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同時嚴查“散亂污”企業整治和取締情況。
此外,通過不打招呼、重拳出擊,層層傳導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確保工作分工落地見效;加大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力度,實現守法常態化;創新區域監管方式,提高環境執法整體水平。業界普遍認為。對于督查質量,環保部提出的要求是,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企業(單位)絕不姑息,及時要求地方環保部門調查取證,依法予以處罰。業界普遍認為,這是環保部公布的國家層面為完成“大氣十條”所采取的又一超規格措施。
而近期公布的另一超常規措施,是環保部聯合六省市地方政府下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據財新網報道,該方案對“2+26”城市的霧霾治理提出嚴格要求,包括9月底前,天津、河北及環渤海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鐵路運輸,禁止環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疏港煤炭,以及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