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今天的垃圾,將是明天的資源。垃圾分類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是人人都能做到也能做好的小事;但垃圾分類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也并非易事,需要政府、企業、民眾共同發力。針對如何推進垃圾分類,中國環保在線綜合整理業內專家學者意見,以饗讀者。
垃圾分類叫好不叫座 專家學者支招應對戰術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部分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成為強制規定。隨著國家政策大力推進,和的大力提倡,垃圾分類正深入人心。
然而,垃圾分類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繁雜的系統工程,這項工作在實際推進中并不盡如人意。而且,垃圾分類在我國已經推行多年,仍然收效甚微。如何讓垃圾分類的理念與知識深入人心?如何讓分類貫穿回收全過程?聚焦推進垃圾分類的現實路徑,看看業內專家學者怎么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循環經濟與環境預測評估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歡政:
頂層設計的關鍵是理念的轉變。理念轉變的基礎上,要形成一套組織體系。組織體系從頂層設計角度來講分兩個層面:一是國家層面,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國家各個部委之間職能的分工;二是地方政府要從垃圾的前端分類到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在各個環節上要匹配,地方部門管理職能上要統一。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
補齊“全民參與”短板,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另一方面要倡導消費模式的改變,不僅要提倡簡約的生活方式,還要鼓勵充分使用再生制品。比如,在垃圾分類的前端,通過建立居民“綠色賬戶”“環保檔案”等方式,對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的居民給予可兌換積分獎勵;在垃圾分類的末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積極探索特許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通過公開招標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
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何晟:
由于垃圾分類涉及每一個家庭,即使有了法規,居民普遍有“罰不責眾”的心理,實際處罰方面也面臨著取證困難的問題。因此,垃圾分類必須改變居民的習慣,要么有正面的引導,要么有強制的懲罰。采用公共機構和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
垃圾分類如同一個“木桶”,法制化是它的“底座”,但目前還不牢固;政府推動、資金保障、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雖是“長板”,但全民參與是一個明顯的“短板”,后者直接影響到垃圾分類的效率和效果。由此看來,垃圾分類亟需補齊“群眾力量”這塊短板。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劉長興:
垃圾分類是實現垃圾減量化的主要途徑,也是解決垃圾圍城難題的有效手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設計垃圾分類的具體規則需要考慮如下條件:1、公眾環境意識是實施垃圾分類的基礎條件;2、地方政府管理水平是推進垃圾分類的前提條件;3、監督成本是設計垃圾分類規則的重要考量。
河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張志勇:
為解決垃圾收集和處理問題,河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張志勇建議,應由政府主導建立垃圾分類處理體系,采用獎勵的辦法提高企業、社區、個人參與分類收集的積極性。
中山大學環境與生態研究院院長楊中藝:
垃圾分類,政府應該重視第三條路,所謂的第三條路就是垃圾資源化利用。政府可以考慮去扶持具備先進技術的企業,通過負面清單把淘汰落后的垃圾分類處理技術,讓它們來服務我們的垃圾分類。
北京零廢棄環保項目發起人毛達:
宣傳教育、獎懲措施和完善收運處理體系,三點對于推進垃圾分類都有重要作用,其中獎懲措施為重要。除此之外,要不斷完善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體系。后,要加強宣傳,確保居民熟悉了解垃圾分類的流程,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
結語
垃圾分類,“三端”一環不能落。從前端分類到中端回收、再到終端處理,這“三端”的每一端都不能少、都必須科學。要著力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管理方法,努力促進相關政策無縫銜接、后續措施細化具體、各個環節公開透明,為垃圾分類提供全過程支持。
中國環保在線認為,除卻政策頂層設計不斷完善以及企業技術提升,在垃圾分類系統中,分類、轉運、處理三個環節應做到“環環相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