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一周看點】在今年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有媒體就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有關問題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有關負責同志。據悉,答記者問時,發改委的有關負責同志闡述了生態安全的重要意義、生態安全的具體內涵,以及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等內容。
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今年4月15日,是《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以來的第二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根據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體系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資源等多個重要領域,其中生態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長久穩定,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基石。到場媒體就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有關問題,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
問:將生態安全作為國家安全重要領域的背景是什么?
答:指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我國人口眾多,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生態問題不僅僅是群眾和社會輿論關心的焦點問題,更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事關國家興衰和民族存亡,必須上升到國家安全戰略的層面來研究和應對。將生態安全問題納入總體國家安全的政策框架,正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為更好地適應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問題、新任務,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問: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生態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首先,生態安全提供了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社會的母體,提供了水、空氣、土壤和食物等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維護生態安全就是維護人類生命支撐系統的安全。其次,生態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人類歷史上因生態退化、環境惡化和自然資源減少導致經濟衰退、文明消亡的現象屢見不鮮,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守護好生態環境底線,轉變以無節制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方式。第三,生態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堅固基石。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重要的公眾話題之一,因相關問題導致社會關系緊張的情況屢有發生。高度重視和妥善處理人民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當前保障社會安定的重要工作之一。第四,生態安全是資源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生態系統既是人類的生存空間,又直接或間接提供了各類基本生產資料。對國家來說,要獲得充分的發展資源,就必須保障國內的生態安全,甚至周邊區域和的生態安全。第五,生態安全還是治理的重要內容。隨著生態環境問題的日趨嚴峻,氣候變化、環境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跨國界和性生態環境問題日益成為政治、經濟、科技、外交角力的焦點。積極參與區域和環境治理,影響和設置相關議程,有助于維護我發展權益和國家利益,樹立我負責任大國形象。
問:國家生態安全的具體內涵是什么?與生態文明建設是什么關系?
答:上對國家生態安全并沒有統一的定義,各國對其內涵的理解也不盡相同。綜合有關國家和學術界的意見,我們認為,國家生態安全主要是指一國具有支撐國家生存發展的較為完整、不受威脅的生態系統,以及應對內外重大生態問題的能力。我國的生態安全政策重點強調兩個方面:一是必須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和功能性,確保國家或區域具備保障人類生存發展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自然基礎,這是維護生態安全的基本目標,是一個根本性、基礎性的問題。二是必須要處理好涉及生態環境的重大問題,包括妥善處理好國內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瓶頸、生態承載力不足的問題,以及突發環境事件問題,這是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著力點,是具有現實性和緊迫性的問題。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環境治理,展現我負責任大國形象,爭取合理的發展空間。
維護生態安全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一脈相承的。維護生態安全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是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達到的基本目標,是我們必須守住的基本底線,是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維護生態安全工作中,必須堅持底線思維,提高危機意識,從應對困難的情況出發,提高抵御風險和應對緊急狀態能力,堅決守住底線,確保不發生重大危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