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示范】為了打好藍天保衛戰,VOCs正在成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對象之一。在治理方面,重慶市為其他省市的VOCs治理提供了有效參考。覆蓋全鄉鎮的環境監管以及探索治污新思路的“重慶模式”值得借鑒。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就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污染防治和減排都采取了不同措施,其中效果較為顯著的有廣州市、上海市和重慶市等。本文對重慶市VOCs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介紹和剖析,希望對其他城市開展相關工作有參考和借鑒意義。
重慶VOCs治理
近年來,重慶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績。2006年以來,主城區空氣綜合污染指數小于3.0,退出全國重污染城市行列;2016年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1天,比2015年的292天增加了9天。
這些成效的取得,與重慶市積極開展大氣污染治理以及VOCs污染控制是分不開的。
早在2010年,重慶市就推出了《關于推進重慶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實施方案》,將VOCs列為全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重點污染物之一;緊接著,2011年、2013年分別制定了《重慶市“十二五”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和《重慶市“藍天行動”實施方案(2013—2017年)》。2013年12月,重慶市又出臺《關于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提出強化VOCs污染治理。
《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實施重點行業VOCs排放總量控制,到2020年,完成石化企業有機廢氣綜合治理和全市345家汽車涂裝、印刷包裝、有機化工、汽車維修及4S店等行業治理。適時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
在具體實施中,重慶每年都把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分解到38個區縣政府、17個市級部門,并確定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
針對VOCs污染控制,重慶市除了把治理任務劃分到區或者企業,還提出建設重點企業VOCs在線監測,出臺實施重慶市汽車及摩托車配件、汽車維修、印刷包裝等重點行業VOCs排放標準,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
2013年至2016年間,重慶對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原料藥制造、印刷包裝、化工等行業56家企業開展VOCs治理項目,在石化行業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改造,2014年至2016年完成了全市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以及成品油碼頭的油氣回收治理。
環境監管覆蓋全鄉鎮
重慶市VOCs減排工作的成效,得益于其實施的基層環境監管體系。
2015年,重慶市投入1.8億元在全市1017個鄉鎮、街道設立環保機構,使全市專兼職環保員從2012年的169人增加到目前的2498人,此舉彌補了基層環境監管執法的短板。重慶市也因此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環境保護試點。
據重慶市環保局統計,2016年,該市完成40家企業的VOCs治理,并將分兩年完成主城及合川區261家企業VOCs治理。
重慶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向霆介紹,重慶市將按照“五大類、三階段、五環節”開展VOCs治理。“五大類”即汽車和摩托車整車生產、汽車和摩托車零部件生產、印刷包裝生產、汽車維修服務、其他生產類;“三階段”即區域內試點治理見效一批、強化管理措施短期內見效一批、全面完成治理任務整體見效一批;“五個環節”即原輔材料環節、工藝升級改造環節、廢氣末端治理環節、在線監測監管環節、設備達標運行維護環節,做到清潔生產、工藝先進、排放達標。
此外,重慶在五大功能區域實施差異化環境政策,嚴格執行產業禁投清單。關閉搬遷256家重污染企業,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基本實現了“四個沒有”(沒有鋼鐵廠、燃煤電廠、化工廠、燃煤鍋爐),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并為城區發展騰出空間。
經過多種嚴厲控制措施治理后,2016年重慶市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總量減排任務。
探索大氣治理新思路
盡管重慶在前期VOCs防治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績,然而在VOCs治理中仍存在一些難點,對此重慶仍在探索新思路加強VOCs控制。
在大氣污染治理上,由于重慶區域和地理條件的因素,這給重慶帶來了很大的難題,總的來說有三個方面。
其一,主城區從2013年起、其他區縣從2016年起執行國家新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新標準對主要污染物的考核在原來的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3項指標基礎上,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雖然新標準并未將VOCs列入其中,但VOCs作為PM2.5和臭氧合成的前體物,對其排放濃度有著重要影響。這在無形中加大了對VOCs的治理難度。
其二,重慶地處四川盆地邊緣的丘陵低山地帶,主城區位于“兩江”(長江、嘉陵江)和“四山”(縉云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之間的槽谷地帶,年均風速僅1.2米/秒,地理氣象條件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組團式發展模式增加了大氣污染集中治理的難度,要取得好的空氣質量,重慶需要比其他城市付出多倍的努力。
其三,區域性、復合型污染變化導致控制難度增加。目前,城市揚塵污染、煤煙型污染、機動車排氣污染問題正在解決中,而由細顆粒物(PM2.5)、臭氧污染造成的霧霾問題又亟須加以解決,在控制傳統的一次污染物的同時,需要向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協同控制轉變,管理對象由以工業企業為主向全社會污染源轉變,這就對污染源解析、排放源清單、污染物排放控制策略、環境綜合政策等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綜上因素,重慶要做好大氣污染控制,就不能按照傳統大氣污染控制思路,必須探出一條新的路子。
為此,重慶在集中治理傳統3項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存量的同時,增添新手段、控制新增量,下決心有針對性地開展多污染物協同控制(PM2.5、揮發性有機物、氨),做到一次污染與二次污染控制并重,強化多污染源綜合管理。同時,以主城區及區縣城區為重點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大工程、集中大整治、開展大協同、嚴格大執法,做到行動同步、城鄉同步、減污同步,確保空氣質量逐年改善。
原標題:VOCs治理“重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