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從5月10日起,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從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層中開采上來,點燃了大海上鉆探平臺“藍鯨一號”的噴火裝置。而這也意味著,中國制造在海域可燃冰開采領域再次實現創新性突破。
摁下可燃冰開發快捷鍵 中國搶占新能源戰略高地
5月18日,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隨著我國實現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我國科技工作者已經可以將蘊藏在海底的“冰塊”點燃成熊熊燃燒的火焰,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
其實,可燃冰并非都像冰塊一樣。國土資源部部長表示,我國此次試采可燃冰成功,也是實現泥質粉砂型可燃冰的安全可控開采。這種類型的可燃冰,資源量占90%以上,開發難度大。“此次試采實現了中國可燃冰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完全自主創新,在這一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可燃冰試采現場指揮部總指揮葉建良說。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現場距香港逾250公里。據財經此前報道,自5月10日起,中國地質調查局從我國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采出天然氣。經試氣點火,已連續產氣8天,高產量3.5萬立方米/天,平均日產超1.6萬立方米,累計產氣超12萬立方米,天然氣產量穩定,甲烷含量高達99.5%,實現了預定目標。
可燃冰又稱氣冰、固體瓦斯,在地質上被稱為天然氣水合物,是以甲烷為主的有機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既含水又呈固體,看起來像冰,很容易被點燃。據公開資料,以甲烷為主的天然氣水合物的燃燒值很高,是我國使用量大的能源材料煤的2到3倍;可燃冰的使用又很方便,天然氣水合物可以通過冷卻、壓縮處理成液化天然氣,從而做到所占空間更小,不管是管道運輸還是交通運輸都更方便。
可燃冰就像《變形金剛》中機器人爭奪的“能量塊”,占用體積小,蘊含的能量卻不可估量。隨著傳統油氣資源的枯竭,人類急需尋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天然氣水合物的發現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作為被公認為真正的綠色能源,有專家估計,我國可燃冰資源儲存量則相當于1000億噸石油,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國可燃冰的主要分布區,有近800億噸儲量。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可燃冰是一種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未來能源。
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已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已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據預測,我國可燃冰遠景資源量超過1000億噸油當量,潛力巨大。但也因絕大部分埋藏于海底,可燃冰開采難度十分巨大。據悉,可燃冰深藏在高壓低溫的海底環境下,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海底滑坡,我們的鄰國日本先于我國研究開采技術,卻因為泥沙堵塞管道問題解決不了,可燃冰開采遲遲未能取得進展。
以目前的進程來看,可燃冰經濟性開采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化進程都已經超預期。業界普遍認為,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程的實施,將提升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搶占天然氣水合物商業化開發先機,加速推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盡管大規模利用可燃冰還需等待,但終會有到來的那一天,“屆時可能對整個人類都有巨大戰略意義。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袁嵐峰說。
而在國土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發看來,下一步,試開采團隊將繼續在附近海域進行2-3個不同礦區和類別的試開采工作,積累經驗,2030年以前,我國將實現可燃冰的商業性開發。加上其儲量巨大和污染小,在某種程度上,可燃冰如能實現經濟有效開采,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