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國資控股,啟動混改新征程;立足四大核心優勢,維持長盛不衰;以技術創新,產業未來……十八年來,東江環保強勢崛起,明確了“以技術創新為導向、以危廢為基礎的中國一站式綜合環保服務提供商”的發展戰略,日益打造成為國內實力雄厚的綜合環保服務平臺。
成功轉型環境綜合服務商 東江環保穩坐寶座
1999年,公司前身深圳市東江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成為國內家在境外上市的民營環保企業;2005年,入選“《福布斯》2005中國潛力100榜”;2012年,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于深交所上市;2016年,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十八年,從一顆冉冉升騰的環保新星,發展成為深港兩地上市、市值160億元的全國危廢,東江環保的崛起之路,可謂我國環保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縮影。
日前在南京盛大舉辦的2017環保新技術大會上,東江環保作為國內的環保企業應邀參展,重點展出了“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與整體設計”理念,成功展示了其國內的環境綜合治理、廢物處置領域一站式環境服務綜合提供商的雄厚實力。
環保部及江蘇省領導蒞臨東江環保展臺
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李干杰、江蘇省省委書記李強、江蘇省代省長吳政隆等親臨東江環保展位,詳細了解東江環保展示的新技術新成果。東江環保副總裁蘭永輝向李干杰書記、李強書記等領導詳細介紹了東江環保流域環境治理、立體生態污水處理等技術。
東江環保技術總監胡玖坤先生接受專訪
展會現場,東江環保技術總監胡玖坤先生接受中國環保在線專訪,就公司發展概況、核心競爭力及未來發展戰略等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國資控股:開啟嶄新征程
據介紹,2016年10月,東江環??毓晒蓶|變更為廣晟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廣東省國資委,形成了以國有資本為主導,以民營資本為助力的資本結構,在投融資、運營管理、人才梯隊建設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形成股東結構多元、股東行為規范、內部約束有效、靈活的經營管理機制,保障公司的決策質量和效率。
在廣晟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根據多年來的發展優勢及經驗,結合未來環保產業發展態勢,明確了“以技術創新為導向、以危廢為基礎的中國一站式綜合環保服務提供商”的發展戰略,致力于工業和市政廢物的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配套發展水治理、環境工程、環境檢測及環保PPP業務,構建完整產業鏈,鑄造廢物無害化和資源化為核心的多層次環保服務平臺,為企業定制和提供一站式環保服務,為城市廢物管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受益于此,2016年,東江環保實現營業收入26.17億元,同比增長8.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4億元(含1.5億元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增長60.53%,每股稅后利潤0.62元/股,綜合毛利率36.12%,凈資產收益率17.65%。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81.8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權益38.66億元,資產負債率52.79%。
核心優勢:立于不敗之地
在強者如林的大環保產業中,核心競爭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興衰與存亡。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東江環保之所以能夠保持長盛不衰,在日臻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正是源于其巨大的核心競爭優勢。
一是行業規模處于有利地位。隨著環保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危廢處理前景看好,行業高利潤吸引了中信、廣大、東方園林等大公司跑馬圈地。東江環保具備44類危險廢物經營資質,每年工業及市政廢物綜合利用與處理處置能力逾370萬噸,其中危廢處置能力逾150萬噸,公司下設60余家分子公司,業務網絡覆蓋中國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環渤海及中西部市場等危廢行業核心區域,服務客戶超1.5萬家。地位,不可撼動。
二是國有控股優勢不斷顯現。在廣晟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朝著綜合環境治理服務提供商方向發展,在廣東省很多地區已有較多項目儲備,比如佛山、江門、揭陽等。而且不局限于危廢項目,在市政、環保工程、城鄉一體化等方面也有涉及。今年,省發改委等部門合大力支持東江環保完成了我國批、深交所單PPP項目資產證券化項目,發行總額3.2億元,利率僅4.15%,有效補充了公司流動資金??毓晒蓶|廣晟公司和各一級企業對東江環保的支持尤其巨大,比如這次PPP項目資產證券化項目就是廣晟財務公司提供了反擔保。
三是科研創新實力強,技術。東江環保始終堅持技術企業發展,加速科研成果轉換,不斷打造行業科研創新標桿。2016年,公司“城市循環經濟發展共性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低鐵電鍍級硫酸銅新工藝”獲得“深圳企業創新紀錄”工藝工法創新項目獎和科技部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并成功應用于生產,產品指標達到或超過超過德國、日本標準。
四是人才優勢突出。經過多年的發展,東江環保打造了素質優良的環境服務經營團隊、市場團隊和技術團隊,培養了一批懂專業、懂技術、懂管理的分子公司總經理層級的復合型管理團隊。公司成功建設和運營了60家行業的分子公司,實現產業規模的高速擴張。如今,東江環保在業內已被稱為“危廢行業黃埔軍校”。
技術創新:未來發展
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堅持以技術創新發展為原則,在開放式研發平臺建設、海內外技術合作與交流、產學研合作、政府科研課題承接與科技獎項申報、知識產權管理等領域開展系列重要工作,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
(1)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建立了現代企業研發管理平臺,初步形成多平臺研發體系。其中,組建中澳海綿城市研究中心;并相繼與日本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日本滋賀縣立琵琶湖博物館建立了中日聯合湖泊流域綜合治理技術合作平臺;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河道流域治理及概念水廠建設領域開展深入的合作;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湖北省院士工作站;與南方科技大學建立河道污染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研發中心。
(2)積極申報政府科技獎項、承接政府科研課題。報告期內“城市循環經濟發展共性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系公司獲得研究獎項,體現公司強大的研究實力;同時承接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東部河網地區農村供排水一體化技術及應用”等科研項目。
(3)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管理,提升公司軟實力。2016年公司及子公司獲得共30項,其中發明4項,實用新型26項。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積獲得114項,為公司生產經營及國內外市場拓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戰略目標:保持
據胡玖坤先生分析,“十三五”是我國環保行業的戰略機遇期,環保投資總額有望超10萬億。東江環保將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專業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以資本運作提速規模擴張,力爭到2020年危廢處置能力達到350萬噸,繼續保持地位,營業收入達到80-10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0-15億元,3年市值300億,5年市值500億。
公司2017年經營目標是實現營業收入40億元(含環保PPP業務),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7億元。目前公司一季度業績良好,實現營業收入6.75億元,同比增長35.29%;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22.86%。
據介紹,為了盡早實現戰略目標和2017年經營目標,東江環保將以環??萍紴樽ナ?,打造創新型。在公司內部形成良好的創新機制及創新驅動力,提高企業科研水平和科技含量。一是深入實施技術創新工程,提升產品和服務在環保價值鏈中的地位;二是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專業化、市場化的科研機構,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三是研發水治理、大氣治理、土壤污染修復和環境監測等技術,積極參與區域與流域污染防治。
為使公司盡早盡快打造成為“以技術創新為導向,以危廢為基礎的中國的一站式綜合環保服務提供商”,落實實施公司戰略發展規劃,東江環保將積極打造綜合環保服務平臺,拓展多種業態實現多種業務形式的協同、發展,提高行業整合和統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