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在循環經濟新常態下,秸稈綜合利用成為處理這種田間廢棄物的新模式。在機械化回收推廣的基礎上,秸稈已經逐漸有了還田、飼料化、沼氣化等多種利用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還將探索出更多的秸稈綜合利用渠道。
以機械化回收為起點 秸稈開啟多條綜合利用渠道
近日,財政部農業司公開了2016年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補助資金績效評價情況。評價結果表明,各省都在扎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政策實施效果良好,地區亂堆亂燒現象有明顯改善。
目前,我國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模式初步構建。從整個運作流程來看,首先就是機械化回收的推廣。大規模整合秸稈進行分級利用必然少不了秸稈收集、儲存和運輸環節,機械化收割、打捆、壓塊將有利于回收和運輸。同時,也可以對秸稈進行統一調配,便于輸送。
機械化回收模式會在農作物成熟之際進行搶收,及時完成收割、打捆一體化工作。目前,運收采取的方式也比較靈活,包括“發電廠自行運作”、“分散性收儲運”、“集約型收儲運”、“單位打包收儲”等。這種模式直接將收和運連為一體,為有序利用奠定基礎。
還田是目前秸稈綜合利用模式中比較常見的選擇,但是這與隨意堆放在田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秸稈經過初的機械化收割和打包之后,如果選擇還田則需要打碎撒到田間,并且用還田機進行耕整。這種模式講究就地消納,也有土地增肥作用,所以很多地區也在研究土壤培肥技術。
經過機械化收割的秸稈除了可以還田,還可以用來做飼料。公開數據顯示,植物秸稈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植物細胞壁,成分以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硅酸鹽、少量蛋白質為主。也就是說,植物秸稈可以直接用作飼料,但是從提高營養價值的角度考慮,也可以先進行蒸煮、堿處理、酸處理等工序。
另外,秸稈綜合利用的渠道還包括沼氣化。生物沼氣目前是我國在農村大力推廣的清潔能源,不僅能就地消納廢棄物,還能進行循環再利用。秸稈也是其中之一,經過厭氧發酵,秸稈就能產生沼氣。而且,如果稍加改變物料配比,或者添加外源添加物,秸稈產氣量還能進一步提高。
如果秸稈產地工業發達,還可以考慮其他的利用途徑,比如送往造紙廠。據統計,用秸稈生產1噸麥草漿相當于減少焚燒產生的2.5噸二氧化碳,節省4方木材。由于各地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所以秸稈變草漿的技術有了質的突破。利用先進工藝,即可去除雜質,分離纖維,為秸稈找到另一條出路。
當然,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創新秸稈綜合利用方式,包括生物質天然氣模式、炭基肥模式、氣化發電聯產技術模式等。露天焚燒,田間堆埋已經不再適合秸稈處理,綜合利用模式探索將助力秸稈找到更多資源化歸宿。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