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媒體導讀】近幾年,“洋垃圾”不斷入侵我國,相關部門持續高壓打擊仍然屢禁不止,其背后的關鍵原因是黑色利益鏈的存在。對此,環保部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打擊行動中,采取異地交叉、屬地配合的方式。業內認為,“異地交叉”打擊洋垃圾加工值得嘗試,關鍵是不能走過場,要實打實地查。
環保部近期組織開展為期1個月的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專項行動采取異地交叉、屬地配合的方式。通過整合環境執法、監測、固廢管理力量,綜合運用現場勘查、取樣監測等手段,全面排查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7月10日《人民日報》)
近幾年,“洋垃圾”不斷入侵我國。上月,廈門海關查獲一起海上偷運走私“洋垃圾”案件,查獲來自韓國的舊服裝3596包、共計500噸。許多衣服上帶有明顯的穿著痕跡和污漬,部分內衣上甚至還帶有血漬,來自二手市場、太平間等。又如,今年5月23日,浙江溫州柳市鎮,在七里港的金洋集裝箱碼頭,溫州海關工作人員查獲42箱,共計1075噸固體廢物電解鋁陽極炭塊殘極“洋垃圾”……據悉,日本每年向海外出口的垃圾高達1000萬噸,其中90%都傾銷給中國。美國加州產生的洋塑料垃圾,有70%被運往中國大陸,28%被運往中國香港,只有剩下的2%運往其他地區,也就是說98%被運到中國。
“洋垃圾圍城”的背后,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一些地方為了所謂的經濟發展,對洋垃圾走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上級查得緊時做做樣子“整頓”一下,過了風頭就任其發展,甚至縱容當地一些人經營“洋垃圾”,從而形成了像廣東陸豐市的碣石鎮這樣的“洋垃圾服裝交易專業鎮”、廣東貴嶼“電子垃圾專業村”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當地有關部門自我查處和打擊“洋垃圾”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牽制。因此,環保部在組織開展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中,采取異地交叉、屬地配合的方式。這種行動一是不背包袱。異地檢查人員不受當地管轄,不怕得罪人,沒有什么顧忌,可以放開手腳去查處;二是異地交叉行動,當地企業等對異地來的檢查人員不太熟悉,檢查人員容易深入到當地摸到真實情況。三是可以發現問題真的出在哪里,特別是可以發現是否存在包庇縱容等問題,以便有關部門采取措施,督促當地進行整改。
“異地交叉”打擊洋垃圾加工值得嘗試,關鍵是不能走過場,要實打實地查。從目前檢查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比較好的。7月4日,從各地抽調的420人組成的60個專項行動檢查組全部抵達被檢查城市。當日,現場檢查54家企業,共發現44家企業的124個涉嫌環境違法行為,檢查組均已提出立案處理處罰建議。民眾期盼這種認真查處的勢頭能保持下去,對查到的問題進行堅決打擊,對一些地方“洋垃圾”處理企業長期非法經營、污染環境的行為,要摸清根源,對當地有關人員縱容包庇的行為,也要毫不手軟地進行處置。
原標題:異地交叉打擊“洋垃圾”值得嘗試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