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來到3個月的時間節點上,縱然在環保執法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棘手的問題,但是執法態度從未改變,執法力度始終如一。業界疾呼的長效機制正逐步清晰,環保督查持續保持的鐵腕高壓態勢,將更快地推動“環保守法”成為常態。
推動“環保守法”常態化 環保督查堅定鐵腕治污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到目前為止已滿三個月,這個被稱為“環境保護史上大規模行動”的綠色風暴揪出了2萬多家存在環境問題的企業。更重要的是,這次環保督查揭開了很多“沉疴舊疾”,為徹底清除問題企業厘清了治理脈絡。
此番環保督查,環保部充分貫徹信息公開原則,密集通報每日督查結果。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環保督查在整個過程中遇到的拒檢,污染治理設施非正常運行,未安裝治污設備,擅自撕毀封條強行違法生產,違規使用生產設備以及花樣避檢等問題非常突出。
由此可見,督查組在環保執法中也會遇到棘手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很多地方都是長期存在的。此次環保部組織的大規模環保督查行動正是要“排查老問題、發現新問題”,為解決類似的問題提供有效的方案。例如,環保督查采用的交叉執法、錯時檢查、不定期抽查以及建立的“回頭看”機制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業內人士也分析稱,環保督查固然在這一階段打擊了“散亂污”企業的囂張氣焰,但是如何讓“環保守法”成為常態,仍需建立監管長效機制。環保督查組也有執法人員表示,企業環保意識還沒有到位,觀念的改變仍需要時間。而為了倒逼企業轉型,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鐵腕執法和環保高壓需要繼續保持。
有觀點認為,讓環境問題企業徹底整改,為守法企業提供公平的市場環境,這并不是在阻攔企業發展。河北省公開的份整改報告中就提出,取消大氣污染防治影響GDP測算,關停、處罰、責令整改千余家企業。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對于有意愿,有能力進行整改的企業給予先關停后驗收的機會。
從本質上來看,環保督查的目的并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是選擇科學施策,持續施壓,促成轉型。業內專家也評論稱,唯有標本兼治,構建長效機制才能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情況發生。而從根本上遏制企業違法排污行為,鞏固環保督查的整治成果,必須從督促企業轉型升級方向尋找突破口。
雖然歷時三個月,但是環保督查并沒有前期人們擔憂的疲軟態勢出現。新消息顯示,環保部對吉林省四平市及公主嶺市、江西省景德鎮市、河北省衡水市等7個地區的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集中約談。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分別指出了各地存在的問題,要求各地制定整改方案,20個工作日內送報。
7月10日,環保部常務會議提出,要利用好專項督查和中央環保督察機制,督促各方切實履行責任。具體而言,在促進《水十條》和《土十條》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環保部也將通過專項督查的形式對治理重點展開更直接有效的行動。會議明確,要奔著問題去,不解決不收兵。
細數一下,環保督查開展至今,28個督察組的雷厲風行讓人們意識到,我國治污決心堅定。經歷三個月的奔波以及與問題企業的“斗智斗勇”,環保督查的高壓態勢仍未松懈,問責執法力度從未疲軟。我們有理由相信,環保督查制這柄治污“利刃”的光芒只會越來越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