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的組分也不再“單純”,特別是農藥的包裝袋/瓶、日用化工產品等垃圾處理處置水平較落后,或者得不到處理,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收運體系缺乏,導致垃圾隨處亂堆,污染了河流與土壤。近幾年,國家層面開始重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農村垃圾處理難度漸增 多方入手方可成功破題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習給我們描述了農村的美好圖景,有山有水才有鄉愁。對于農村而言,山山水水早已成為了標配,但是農村垃圾的處理方式卻給美麗山水增添了“傷疤”。
農村垃圾處理難題日益增大
過去,由于農村垃圾的數量和種類少、易分解,采用堆肥、簡易填埋或自然腐爛等方式,基本可以解決。但隨著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目前農村垃圾不僅數量猛增,而且結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農村生活垃圾逐步豐富起來,數量越來越多,處理難度越來越大。
“在農村,大部分群眾沒有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與自身的生活和發展密切相關。大家對與自己生活密切的環保行為不能積極參與,主動履行責任和義務。”重慶市環保局一位干部說,而與此相對應的,卻是一些地方在生態環境治理中“重城市、輕農村”,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出現差距不斷被拉大。
“現在農村垃圾處理還有兩重天,即水源地周邊農村處理較到位,非水源地非水源保護地持續地‘破窗’效應引發困境。”遵義醫學院黨委書記石京山分析稱,村里公共的垃圾處理設施,群眾使用意愿不高,除與村民自身環保意識等因素有關,還與農村垃圾回收市場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在調節人力、物力進行垃圾回收方面存在失靈現象關系很大。
除了民眾環衛意識不強和產業鏈條的問題,經費不足也是農村垃圾處理的一大掣肘。政府是推行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的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承擔垃圾填埋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投入,而且還要承擔垃圾中轉站的運行、維護和人員工資以及村保潔員的費用補貼。由于鎮財力有限、村集體經濟薄弱,難以承受這么大的財力負擔。
再加上,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且因村鎮生活垃圾產生源點多量大、組分復雜、布局分散、不利收集等特點,決定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相關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技術和模式不能直接在農村應用。
農村垃圾處理的破題之道
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問題,首先就要逐步提高廣大農民的環境衛生意識,增強廣大農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引導農民積極參與村莊衛生環境的整治。要在農村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努力營造一個人人關心生態環境,時時注意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加強村民的保潔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而這種改變,需要分層次:一是要改變生活環境,加強垃圾桶、垃圾池等基礎設施建設,一個優美干凈的環境,對涵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非常重要;二是要改變生活觀念,分別對老年人、年輕人、學生等進行各種方式的宣傳,持之以恒進行衛生觀念的普及,加強家庭衛生設施提升改造,糾正平常亂扔垃圾的習慣;三是要發揮村規民約作用,針對當地鎮村實際,完善衛生管理方面的制度,通過硬約束調整村民的日常衛生行為。
還有一些基層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則建議,要盡快從國家層面出臺農村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管理辦法,在保障人員和經費的前提下,進一步強化鄉鎮政府在保護農村環境中的主體責任,建立起農村環保考核機制。同時,應擴大基層環保監管、執法隊伍,讓農村環保“有法可依、有錢可用、有人可管”,使已有的環保設施發揮有效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