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河長制”是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制度創新和關鍵之舉。尤其是在任務目標、工作體系、考核獎懲等方面,浙江將做進一步探索完善,使河長制的“浙江經驗”繼續領跑全國。當前,五級聯動的河長制體系涵蓋了浙江大地的大小河流,每條河流背后都有一個“負責任”的名字。
重塑河湖治理新格局 浙江“河長”再添法治利器
浙江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28日審議通過《浙江省河長制規定》。據了解,該規定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是全國專門規范河長制內容的地方性法規,明確了我省五級河長職責,并鼓勵全社會開展水域巡查的協查工作。從今天起,浙江6萬多名河長履職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這也是國內省級層面對河長制進行專項立法。公開資料顯示,河長制即指在相應水域設立“河長”,由“河長”對其責任水域的治理、保護予以監督和協調。在河長體系設置上,《規定》固化了省級、市級、縣級、鄉級、村級五級河長體系。跨設區的市重點水域應當設立省級“河長”。
“河長”們有啥職責?《規定》將河長的職責定位為監督和協調。鄉、村級和市、縣級河長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巡查周期和巡查事項對責任水域進行巡查,并如實記載巡查結果。河長如有未按規定進行巡查、未及時發現問題、未按規定處理發現問題等怠于履行河長的職責行為,河長將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約談針對的主要問題、整改措施和整改要求等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這一套約談制度為河長履職,督促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江河湖庫,有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而傳統的河湖管理模式中,“環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難以根治河道頑疾。浙江省將河長制落實情況納入美麗浙江建設、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等考核范疇。在錢塘江源頭,2016年底衢州5縣市區主要領導集中到任,上任件事就是認河、巡河,簽承諾書,立軍令狀,確保一江清水。
與此同時,2016年底,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在全國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長制。《意見》稱,將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各級河長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自此,河長制由地方實踐上升為國家行動。
而這一制度,在浙江,早已不是新鮮事。作為早開展河長制的試點省份之一,2013年浙江將河長制擴大到全省范圍。從“九龍治水”到“一拳發力”,浙江河長制大的創新在于重構了河湖管理模式。全省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巡后有記錄、發現問題有處置,基本做到日查日清、事事有回應。
河湖之病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在此背景下,“五級”河長已無縫覆蓋之江大地。據浙江日報日前報道,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共有約4萬條河流及湖泊設立57533名“河長”,其中6名省級“河長”、260名市級“河長”、2772名縣級“河長”、19358名鄉鎮級“河長”、35137名村級“河長”。如今,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河暢、水清、岸綠的美好圖景正變為現實。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