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必須從源頭抓起,做好垃圾分類,在無害化的基礎上推進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利用。然而,盡管一些城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推行多年,效果仍然不佳。隨著垃圾分類強制制度在各地的逐步落地,興許以后,垃圾分類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問題。
建立長效機制打持久戰 垃圾分類將再上新臺階
電影《機器人總動員》曾經設想過地球被垃圾包圍的景象。影片中,地球遭到了人類的破壞和遺棄,成為一座巨大的垃圾場,清理型機器人瓦力每天忙著將各種垃圾進行分裝,工作量巨大。顯然,我們每個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園真的變成垃圾場。
垃圾分類強制制度勢在必行
垃圾分類集中體現了人與環境的和諧關系,并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價值、法治精神、環保意識、自律意識等密不可分。垃圾分類有助于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有助于整個社會形成綠色生活的風氣,以及抵抗鋪張式的生活消費。
然而,說到垃圾分類,一直以來,給民眾的感覺總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垃圾分類看似民生小事,卻是涉及一個地方“更干凈、更整潔、更平安、更有序”城市環境,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一件大事,更關系到生態文明構建及綠色可持續發展。
不過,一種良好社會行為規范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垃圾分類的落實,也不能光靠鼓勵引導。隨著相關工作的推進,政府也逐步采取強制措施。
今年3月,按國辦轉發的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前,我國將在46個城市先行試點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屆時試點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將達到35%以上。這是在國務院層面次明確提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強制”二字意味著,垃圾分類不再只是鼓勵和引導,而是“必須”。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建立長效機制,打好持久戰
需要認清的是,垃圾強制分類并非單純的管理命題。比如,此前廣州的管理規定就有罰款制度,但效果并不明顯。強制分類的管理之余,重點還是如何在引導居民科學分類,并提供更多的服務對接,比如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基礎投入,抓好清運對接,建立獎勵機制,調動居民的積極性,比如一些城市推出可回收垃圾有獎積分、可回收垃圾沖充物業費等,都是不錯的嘗試。
垃圾分類要管更要治,智慧還在立法之外,需要從長期性、系統性的角度來尋求方案與機制,逐步完善,形成體系,管治并舉,打好持久戰。
中國環保在線也認為,廣泛的基層宣傳、指導和監督工作缺一不可。要通過立法和強制手段,建立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弘揚對社會責任的共同擔當。要鼓勵人人參與、人人自覺,使垃圾分類制度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使這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堅持下去并越做越好。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多元共治局面下;在強化組織領導,做到責任落實到位、協調聯動到位、監督檢查到位、宣傳動員到位,形成推動垃圾分類處理的強大合力下,中國的垃圾分類會再上一個臺階,定能為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增強源源不斷的內“動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