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無論是家電,還是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數碼產品,早已成為大眾生活不可或缺的商品。隨著這些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頻率提升,廢棄的電子垃圾同樣也呈增長態勢,在國內不足1%的回收率中,正規回收渠道,如今活躍在二手機市場中,多的是“無證上崗”的“個體戶”們。
資源化回收利用前景光明 電子垃圾處理找到出路
科技的便利正以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除了傳統的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甚至電子手表、手環等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標配。然而,多數人不曾考慮過的是,這些電子設備壽命用盡之后該怎么辦?
正如一些學者早就指出的那樣,電子科技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電子垃圾“體內”含有大量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汞、鎘,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不僅嚴重影響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并且會長期存留于環境當中,造成持久性污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數據顯示,電子垃圾數量正呈現指數性增長,目前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在4000萬噸到5000萬噸之間,未來十年將增加500倍,尤其是在像印度、中國以及非洲等科技行業增長快速的國家。
循環產業界有句名言,“世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挖掘電子廢棄物的剩余價值,真正做到物盡其用,既是先進的環保理念,更是值得倡導的生活方式。
內蒙古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尹雪峰表示,作為一種“貴族”垃圾,電子垃圾不僅保留了傳統垃圾的兩面性,而且表現出更多的“嬌氣”。從變廢為寶的角度看,電子垃圾中所蘊含的資源價值遠高于傳統垃圾,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處理不當,電子垃圾對環境和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是遠勝于傳統垃圾的。
近一兩年來,國內已建立起的具較好處理能力和基本環保達標的廢舊電子產品處理再生利用企業卻相繼陷入“無米下鍋”的泥潭,大多由于電子廢物來源不穩定、數量太少等原因處于停產狀態。電子廢品80%的回收渠道是依賴于小商販,納入監管范圍的企業的自主正規的回收渠道不足20%。
“甚至有些電器送到企業時值錢的部分已經被拆卸,為了保持重量,里面加入了混凝土充數。”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固體廢物控制研究所教授蔣建國說。而根據相關規定,上述正規企業只有在完成整機的拆解處理才有相關補貼,并不包括零部件或散件。
隨著目前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頻率加快,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堆放有一些廢棄的手機、電腦等設備,只是閑置,并沒有壞,但是放著倒不如買了換點錢,因此,以舊換新或者有償回收業務需求量激增,但從整體看,國內目前并沒有健全的電子垃圾回收市場或者平臺。
業內強烈呼吁,在電子垃圾處理方面,需要確立準則;設立批準處理公司從業、推進技術轉移的行業團體;實施更強有力的國家立法,禁止有毒物質進口,監管可疑的“二手”出口;此外還應提升消費者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我們還認為,電子垃圾處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需要一個政策的一個頂層設計,把整個的鏈條通過制度性的設計,更科學化管理起來,才是電子垃圾垃圾資源化回收的未來出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