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具有風機發電量高、單機裝機容量大、機組運行穩定以及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資源,適合大規模開發等優勢。基于上述背景,隨著海上風電投資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地方性補貼的陸續出臺,對比陸上風電的價格下調,海上風電的項目投資吸引力會逐步增加。
多重利好催暖大規模應用 海上風電產業“加速跑”
從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核準建設至今,我國海上風電的誕生至今歷時8年。在煤炭、石油、光伏,以及陸上風電等一次能源出現過剩的情況下,海上風電猶如一個尚未開掘的寶藏,成為能源產業投資新“風口”。
新數據顯示,風能發電占可再生資源發電量的16%,僅次于水力發電。在中國,經過“十二五”期間的探索性開發,截至2016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58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三,實現高速增長。基于此,按照清潔能源發展規劃,截至2020年我國將建設海上風電1500萬千瓦(包括建成500萬千瓦,在建1000萬千瓦)。
與此同時,迄今“三北”地區存在嚴重棄風限電現象,在開發規模和速度受限的情況下,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就成為開發重心。海上風電可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大力發展海上風電,不僅可以滿足東部用電需求,陸、海風電相結合,將加快我國綠色發電步伐。
據經濟日報此前報道,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我國5米至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范圍內,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時。海上風電可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大力發展海上風電,不僅可以滿足東部用電需求,陸、海風電相結合,將加快我國綠色發電步伐。由此顯示出,海上風電是我國發電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資料顯示,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后期運維成本也要高出不少。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尚無長期運營經驗和成本數據積累,運維成本僅靠預估,有很大不確定性。因而,隨著海上風電場開發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內主要機組制造商正在積極投入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業界普遍認為,海上風電風險高,開發過程需要把每個環節精心設計好,諸如鋼材漲價這樣的細節都可能影響到項目的終投資收益。
海上風電已經進入規模化發展的時代。隨著近海項目離岸越來越遠,普遍設置了海上升壓站,海上風電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大機組制造、大直徑單樁施工等技術探索將對中國海上風電開發遠海化、關鍵技術國產化、施工作業體系化起到重大推動作用。另據中國能源報此前報道,在海上風電施工技術上,大直徑單樁等海上施工技術開始進入大規模應用的階段。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目前海上風電規模化應用條件初具,但還有海上機組技術與可靠性、海上風電場設計、海上風電工程等多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當前海上風機規模越來越大,推出速度越來越快,隨著單機容量增長速度以及風場規模增大,規模化效應產生的單機前期成本及后期運營成本都將明顯下降。
下一步,各方將合力推動海上風電實現跨越式發展,海上風電將從技術、質量、政策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實現穩步快速推進。業內達成共識的是:技術創新帶來的主機設備價格下降和施工成本下降將是海上風電降低成本的主要空間,并到2020年,海上風電的度電成本有望接近陸上風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