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為了全面改善河湖水環境,長沙市扎根流域治理,著力推行河長制,不斷加大對“一江六河”的保護力度。近年來,長沙城市水環境有了明顯改善,今后還將加大整治力度,多措并舉,嚴格問責,持續做好城市水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
湖南長沙:緊握治河“重器” 扎根流域治理
湖南省長沙市10月11日召開了全市次總河長會議,一方面督查前階段河長制的落實和推進情況,另一方面進行下個階段的工作部署。作為重塑河湖管理架構的創新制度,河長制已經成為各省市水污染防治的“重器”,長沙市也不例外。
會上,市委副書記,同時也是市總河長的陳文浩強調,要立足河長制,管好水,治好水,扎根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此次會議,長沙主要領導人一行還前往重要河段巡視,查看排水口截污、河岸線整治以及水環境修復各項工作的進展。
接下來,長沙市將加大對“一江六河”的保護力度,逐級建立河湖“檔案”,對所有流域進行“身份登記”。按照要求,入檔采取圖片、文字以及攝像等多種方式,列出排污口數量、黑臭水體、侵占水域等多項內容的問題清單。
2017年至2020年,長沙都將把工作重心放在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6項任務上,夯實“一河一長、一河一檔、一河一策”以及“一季一督、一年一述、一年一評”措施。
同時,自10月中旬開始,長沙市還將針對“一江六河”展開專項行動,包括水污染治理、防洪保安體質、河道環境衛生整治和船舶專項整治等。到目前為止,長沙市已經建立起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還有市、縣、鄉三級河道警長制,逐步接駁信息化和數字化監測,開啟“智治”之路。
縱觀長沙市近年來在水污染防治上的行動,成效已經非常顯著,“一江六河”的水質不斷提升。2017上半年,長沙市地級和縣級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湘江長沙段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也是100%。
以湘江支流圭塘河為例,曾經的“臭水溝”成為現在的生態公園,主要的就是歸功于長沙市的流域綜合治理。年內,圭塘河將力爭消除劣Ⅴ類水體。再看湘江另一條支流——瀏陽河,早已不復往日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的舊景,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除了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流域整治之外,長沙市還希望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優化城市水循環結構,更好地保護水生態。在長沙的全力推動下,全市“海綿化”改造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令人矚目的莫過于將于2019年開園的兩大4.0示范公園——井塘公園、植物園段城市雙修示范項目。
按照“6+”治理模式,圭塘河恢復了河清岸美,但是雨花區并沒有止步于此。井塘公園是長沙市海綿城市示范公園,連同植物園段城市雙修示范項目一起,兩大示范公園的建設經驗將涵蓋河道治理、生態河岸景觀建設以及海綿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
在長沙市的不懈努力下,河湖和流域水環境都看到了明顯改善。而未來,長沙還將繼續以河長制為抓手,踐行生態治河理念,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各項任務。此外,還要在監督管理、問職問責、完善機制、統籌協作等方面加速推進“一江六河”以及支流、湖泊、水庫等的綜合整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