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市場行情】2017年前三季度環保企業形勢大好,水處理、固廢處理、新能源等環保領域均大放異彩。據統計,14家創業板環保企業前三季度均為盈利狀態,而的企業凈利潤均破億。
截止2017年10月13日上午12點,共14家創業板環保企業發布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整體形勢一片大好,均為盈利狀態。本文將對其中11家環保企業進行盤點。當中,有8家凈利潤為同向上升,還有3家同向下降。
來源:點綠科技整理
8家同向上升中,的環保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均破億元。盈利多的當屬鐵漢生態,預計前三季度盈利4.33億元至5.19億元,同比增長50%-80%。
鐵漢生態表示業績的增長得益于PPP業務模式。上半年陸續中標48億江西撫河流域綜合治理PPP項目、14.28億元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水系貫通及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以及10.76億元盤縣西沖統籌城鄉發展鄉村旅游綜合體PPP項目等等多個大金額PPP項目,使得營業收入快的增長。
其次為盈利2.9億元至3.07億元的萬邦達,同比增長45.96%至54.12%。除了惠州化工項目的順利推進,還有吉林省固體廢物處理收益的大幅增加。作為工業水處理行業的企業,萬邦達已經將業務領域拓展至危固廢、節能裝備、新材料、能源綜合利用等多個新興環保領域。在2017年上半年報主營業務分析中,營收占比10%以上的服務只有工程承包項目、托管運營、保溫直管等三種服務。隨著危廢固廢等領域大幅度增長,有望成為下一個主營業務之一。
迪森股份盈利1.6億元至1.78億元,排行老三,同比增長80%-100%,是前三名中增長率高者。定位為清潔能源綜合服務商的迪森股份,通過各地“煤改氣”政策的快速推進,積極布局及搶占天然氣供熱運營等市場以及推動迪森“小松鼠”壁掛爐業務,均對業績產生較大的影響。
還有,博世科、先河環保、天瑞儀器、天翔環境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的增加導致凈利潤的大幅度增長。
三家同比下降的環保企業中,盛運環保和津膜科技同比下降近100%,中環裝備則為下降30%左右。盛運環保解釋,由于公司加快項目開發導致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大幅增加,而項目收入卻未達到確認收入節點,導致第三季度虧損近五千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從半年報的5528萬元下降至三四百萬左右。
津膜科技也表示,前三季度營收其實是同比增長的,但是公司為了開拓市場加大了銷售力度,銷售費用的增加使得本季度凈利潤同比降低。
中環裝備稱雖然大氣治理業務和環保裝備業務收入增幅較大,由于各方面因素,大氣業務、催化劑業務及環境監測與大數據業務均利潤下降,更重要的財務費用同比增加約1200萬元,對利潤影響較大。
此外,中環裝備的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約為1300萬元至1500萬元,而津膜科技僅為295.5萬元,盛運環保為700萬元至900萬元。
單從第三季度業績來看,鐵漢生態、萬邦達、迪森股份、先河環保、天翔環境、天瑞儀器及博世科凈利潤同比增長基本可達50%以上,可以說第三季度環保企業一片飄紅。
只有盛運環保業績并不理想,約虧損5238萬元至4928萬元,而去年同期則是盈利8379萬元。相反,津膜科技雖然前三季度業績墊底,但是第三季度應該盈利兩千多萬元。因為上半年凈利潤就虧損2120萬元,而加上第三季度業績后為盈利狀態。
中電環保雖第三季度的凈利潤為同比下降,但前三季度凈利潤為同比上升。整體增長的原因一是污泥耦合發電業務的快速增長,二是工業水處理業務的平穩保持;三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為1561萬元,而去年同期只有528萬元。
原標題:14家創業板環保企業發布業績預告:2017年前三季度全部為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