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在市政環保市場趨近飽和的情況下,工業環保市場將成為下一個風口,且已經出現啟動跡象。據測算,工業水處理、工業固廢、工業節能及能源服務、工業監測等領域市場空間將達到萬億元規模。
下一個風口清晰浮現 工業環保領域迎來盛宴
如果工業污染治理落后,對“十三五”期間實現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勢必構成重大制約,這就要求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必須強化,設施運營效率和效果需要提升,以補齊環境污染治理短板。
政策層面,中央環保督察又一次將環保提升至政治高度。未來,基于專項督查、區域性督查措施將進一步延續,力度不減;同時“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問責機制對地方政府官員亦是嚴格考驗,將極大促進環保政策及措施的有效落實。環保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體現了很強的共生性,工業過程及源頭的節能環保防控是未來重要的方向。
按照上述思路,繼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及2015年新環保法出臺后,環保執法力度、政策體系的延續性及科學性均明顯加強,工業環保將迎來一場“盛宴”。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馬輝表示,未來環保行業將形成兩大發展模式:一個是市政方面或區域性環境綜合整治的PPP項目;另一個是針對工業企業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污染物絕大部分來自于工業排放,工業污染治理市場還沒有完全釋放,潛力巨大。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傅濤也表示,隨著工業去產能推進和環保監管趨嚴,工業環保市場空間逐漸打開。工業污染治理市場需求很大,其市場影響力不亞于市政領域。環保產業不應該僅瞄準末端治理,而應該創造價值。
為樂觀的券商預測,工業環保市場將成為下一個風口,工業水處理、工業固廢、工業節能及能源服務、工業監測等領域市場空間將達到近萬億。其中僅僅工業大氣領域,光大證券測算市場空間超過5000億元。
一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自己對于工業污染治理市場“非常有信心”。現在工業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這個問題不解決,工業企業不光上不了新的項目,就連現有的項目都可能被“一票否決”。“某種程度上講,環保已經不是一般的副業了,而是非常重要、關鍵的,環保不達標就會面臨工廠關停的危險。”
“中國處于后工業化階段,目前工業化的程度還只有70%左右,未來還要繼續,再加上產業調整、產業轉移,還是會有很多新的發展機會。”上述業內人士說,“根據西方的環保治理經驗,工業市場也是大有前途的。”
E20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指出,工業環保市場的釋放目前看來應該是相對短期的。“環保督察壓力下,工業企業紛紛上馬環保設施,都快到饑不擇食的地步了。原來工業企業環保達標率很低,這種市場釋放相當于補課。”他預測一年后工業環保市場會進入平穩期,之后以運營維護、技術更新等需求為主。
折射至投資市場,分析指出,工業大氣治理:(1)重點關注非電領域提標改造,其中尤其是鋼鐵。關注龍凈環保、清新環保。(2)工業鍋爐改造、煤改氣及末端治理,關注迪森股份、百川能源;(3)VOCs監測及治理超千億空間亦將開啟,關注盈峰環境、聚光科技、漢威科技。(4)工業水處理:關注博世科、博天環境、上海洗霸。(5)工業固廢治理:關注東江環保、天翔環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