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我國生活垃圾規模龐大,資源利用率低,亟需構建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體系,完善各個城市的垃圾處理設施。目前我國各個城市正在加緊垃圾分類的推廣、宣傳以及垃圾處理設施的完善,打造出與城市契合的垃圾處理體系。
構建垃圾處理綠色體系 中國城市各顯特色
我國人口規模龐大,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堪稱巨量,從而遠遠超出現有垃圾處理能力,導致城市和農村生活垃圾處于超前污染狀態,因此,如何地處理生活垃圾就顯得極為重要。作為推進生態文明經濟建設中關乎人居生活的重要一環,垃圾分類和處理一直是一個讓人“頭痛”卻又非常關鍵的領域。垃圾分類的有效執行不僅可以提高人居環境整體素質,減少環境污染因素,在海量“垃圾”中更蘊藏著大量可回收或者被利用的資源。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強調,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首都北京:垃圾分類也智能
北京環衛集團推出“垃圾分類智能模式”,打造了一個互聯網積分反饋平臺。居民可單獨將廚余垃圾分離出投入智慧廚余桶,并通過刷卡即可積攢和兌換積分,積分可兌換各類禮品。同時,市民還可通過微信申請進行大件物品回收,會有專職回收員上門進行回收。
魔都上海:綠色賬戶很公益
上海發起了一個專項公益服務——“上海綠色帳戶行動”,在全市各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居民小區等單位及場所,組織專項志愿服務隊宣傳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知識和廢棄物集中收集。市民可參與活動,并獲取“綠色積分”,該積分可丟換公園門票和生活小禮品等資源。
羊城廣州:專項執法很嚴格
在2015年,廣州市就已出臺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規定對不按照要求分類投放垃圾的個人和單位處以罰款,如廣州的機團單位在2016年若不進行垃圾分類,將面臨高5萬元的處罰。而在2017年,廣州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陸續落成后,這一規定將得到更加嚴格的執行。
鵬城深圳:“垃圾不落地”
解決深圳“垃圾圍城”的危機是深圳市在“十三五”期間的重要工作。深圳市規劃,在2018年全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需達到1.8萬噸/日,2020年穩定在這一數量內。目前,深圳在持續開展“垃圾不落地”互動,逐步實施“撤桶計劃”,以達到垃圾分類和減量,以及探索環衛工作制度的完善。
一線城市的垃圾分類發展起了一個好頭,而在國家政策的號召和人民環保意識的提高促進下,全國各地的垃圾分類工作也漸漸走上了一條良性發展之路。
其他城市如天津召開的“垃圾不落地,天津更美麗”愛心公益環保行動,號召全民參與垃圾分類;杭州通過互聯網+打造“垃圾快遞員”APP,居民可預約垃圾分類回收,市民通過預約“垃圾快遞員”收廢品,還可獲得“清豆”積分用于兌換生態禮品作為激勵。
除了城市,許多農村也開展了獨具特色的垃圾分類制度。寧波的農村開展的“二分法”,向每一個戶統一配備綠色和藍色兩個垃圾桶進行簡易分類,并有專人回收;浙江衢州有“垃圾兌換超市”,鼓勵村民進行垃圾分類,并引入積分制,鼓勵村民共同參與村莊保潔;四川羅江則探索出全域解決農村垃圾治理難題的“羅江模式”,在農村中按“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進行垃圾分類和無害化處理。
隨著“十三五”進程的加快,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市場需求也隨之增長。作為國內具有全產業視野的環保企業,東方園林不僅在水環境治理、土壤修復、海綿城市等熱門領域建樹頗多,在關乎民生的垃圾處理以及廢物資源化利用領域同樣具備業務優勢。
隨著“十三五”生態環保建設進程的加速,在2017年,垃圾處理領域將迎來飛快的發展機會,環境保護也將因此得到一定的提升美國。而作為垃圾的“生產者”,我們能做的除了保持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外,也可以通過多多參與環保公益活動進行宣傳。正如習所說,垃圾分類關乎民生,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請一起參與進垃圾分類的環保隊伍中來,共同讓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園更美好。
河北武安:“戶回收—村收集—鎮轉運—城處理”模式
今年7月6日,武安市正式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收運處置項目,將前期運作成熟的垃圾處理技術拓展至全市22個鄉鎮下轄的502個行政村,并且打通了農村垃圾從回收到處理的全鏈條。 這一被概括為“農戶分類-鄉村收集-統一轉運-集中處理-循環利用”的農村垃圾城鄉一體化處理新模式,不僅確保了武安鄉村垃圾的全區域回收,而且實現了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循環利用。
武安這座華北平原上的工業重鎮,憑借新的農村垃圾城鄉一體化處理模式,為中國廣大農村的環境治理提供了一個范例。
1“里子和面子都要干凈”
武安是邯鄲市下轄的縣級市,隨著縣域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屢創新高。但和很多地區農村一樣,武安的鄉村一方面農村建設日新月異,村里的土屋都變成了洋樓;另一方面,垃圾到處扔、污水遍地流的現象日益嚴重。統計數據顯示,武安市2015年的城鄉垃圾總量是36萬噸,其中農村生活垃圾量占65.7%,且增長很快。
武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農工委書記李樹明說,“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是讓農村的建筑舊貌換新顏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農村環境治理由外及內的徹底改變,“不能只是樓房建的光鮮亮麗,環境卻一團糟。要表里如一,里子和面子都要干凈。”
2 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2013年起,武安就開始著手農村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收運處置,聘請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等專業機構,編制了《農村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收運處置規劃》。此后,由市里有關部門牽頭,依托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提供的技術支撐,武安本土企業新峰水泥積極參與其中,建設了日處理能力900噸的垃圾處理車間,將清華大學高精尖的處理技術就地轉化。
2016年,該技術落地實施。在處理車間,所有垃圾都由傳送帶進行兩輪分揀、粉碎、壓縮,體積較小的垃圾篩下物,經過粉碎后可直接作為制作水泥的原料;體積較大的垃圾篩上物,再經過多次粉碎處理,后壓縮成塊,變成了制作水泥的燃料。這些經過預處理的垃圾篩下物和篩上物,被轉運到臨近的新峰水泥廠,放入水泥廠的旋轉窯中焚燒,窯內高達1450攝氏度的高溫對垃圾中的有機有害物質進行焚毀,使絕大部分重金屬元素固化在水泥熟料中,易揮發重金屬化合物在窯內循環條件下可以達到飽和,從而抑制了這些重金屬繼續揮發。
3 從村民到車間的全鏈條模式
據介紹,項目運作前期,武安市改變了以往政府在城市垃圾處理中“大包干”的傳統做法,而是與企業合作,采用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項目運作模式,由新峰水泥負責農村垃圾的收集和處理,政府進行服務購買。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后,雙方終找到了一條從村民到車間的全鏈條垃圾轉運處理新模式。這一模式整個流程概括起來就是:戶回收—村收集—鎮轉運—城處理。在這種模式下,村民將各自家中的垃圾先集中到村里的垃圾池中;村里的清潔公司將垃圾池中的垃圾,運到村里的垃圾收集站;新峰水泥的專業公司負責將各村垃圾收集站中的垃圾運送到鄉鎮垃圾轉運站,再由各個鄉鎮垃圾轉運站統一運至城區的處理車間。
村里的清潔公司由鄉鎮政府自行選擇,同樣采用PPP模式,此后所有處理環節均交由新峰水泥負責。
“雖然才實施兩個多月,但效果已經非常顯著,這種既環保又可持續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已成為解決武安市農村環境問題的一種有效方式。”李樹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