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雄安新區建設過程中主要堅持的原則,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是七大重點任務中的首要任務。也正是在綠色雄安這個毫無爭議的前提下,加之河北大氣污染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地熱正成為雄安新區能源的必選項。
京津冀供暖迎來新契機 打造地熱利用“雄安模式”
雄安新區正建成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樣板。
“所謂地熱,就是巖石和地下水里面的熱。”地熱資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也是一種契合現實并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太陽能、風能有不穩定性,天然氣燃燒后仍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汽等排放物,相比之下,地熱是穩定、清潔的零排放綠色能源。在中國,大量的潛在地熱能源尚未被開發利用。走在前列的則是如今被規劃在雄安新區內的雄縣。
雄安新區的雄縣、容城和安新三縣均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開發地熱成為必選項。公開資料顯示,雄安新區的地熱資源具有埋藏淺、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等特點,地熱資源得天獨厚,開發效率和使用經濟性居全國前列,主要以1500-2000米深度為主,其中雄縣和容城以灰巖為主,更易被開發,自南西向北東,地下水源熱泵適宜性逐漸變好,雄安新區的核心區均為適宜區和較適宜區。
據國土部網站此前消息稱,主城區采用供熱以中深層地熱為主,淺層地熱、再生水余熱、垃圾發電余熱為輔。雄安新區水熱型地熱資源絕大部分可用于供暖。淺層地溫則能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供暖和制冷,可解決雄安新區的供熱制冷需求。目前,雄安新區雄縣是地熱開發利用程度好的地區,安新縣和容城縣的地熱開發利用程度相對較低,潛力巨大。
隨著雄安新區建設步伐的加快,一種全新的地熱利用的“雄安模式”也將逐漸浮出水面。目前,雄縣城區基本實現了地熱集中供熱全覆蓋,成為我國個“無煙城”,成功打造了技術可復制、經驗可推廣的地熱應用模式:采取的“取熱不取水”方式真正做到取熱之后100%回灌地下水,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體系。
由于從2009年開始大規模使用地熱能集中供暖,形成在國內具有樣板意義的地熱開發利用“雄縣模式”,徹底擺脫了冬季燃煤供暖帶來的種種問題。截至目前,雄縣供暖已經基本實現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零排放”,每年可替代標煤12萬噸。因而,雄縣的地熱利用是中國其余地區的樣版。京津冀地區供暖目前以燃煤供暖為主,在大氣環境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地熱供暖有望在京津冀地區得到推廣,“雄安模式”有望被復制。
早在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是我國首份地熱發展五年規劃。“十三五”期間,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可拉動投資約1400億元,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合計約為2600億元。一些券商分析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地熱能投資規??偭繉⑦_到2600億元。
根據產業平均水平估算,機構預估雄安新區未來的地熱總投資可能超500億元??碧?、鉆完井、地源熱泵等設備是受益環節,其中鉆完井業務彈性大。機構據此測算,完成上述目標有望拉動千億級投資,而雄安新區有望掀起一輪地熱資源開發熱潮。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