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有望再添一大把柴火。隨著一系列新能源汽車扶持方案的出臺,將加強整體產業鏈集聚效應,加速各制造企業向新能源轉型的步伐。與此同時,四季度通常被視作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旺季,因而,新能源汽車有望在20117年底前迎來集中爆發。
新能源汽車加速放量 2017年底有望掀起爆發潮
新能源汽車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發展方向,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當前,新能源汽車業重磅消息接二連三:雙積分政策實施在即、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已在研究、新能源配套加緊建設……對此,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曾指出,“新能源車預計在2020年之后會有飛躍,是質的擴張。”
9月28日,多部委聯合公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并將于2018年4月1日起施行。簡而言之,就是企業一定要生產出一定數量的新能源汽車,用積分與燃油車積分互相抵消。其中,2019年、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
雙積分政策的核心要義就是讓生產傳統燃油車的企業掏錢支持新能源車發展。如果某個企業沒有達標,可以從富余積分的企業購買積分來填補自身的差額。積分比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給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設定了較高的增速。簡單地說,新能源乘用車作為決定車企未來積分正負與否以及企業能否繼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已經倒逼眾多車企將戰略重點鋪向該領域。
在“雙積分政策”以及“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的雙重效應下,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更加活躍。具體來看,2017年年底電動乘用車可能會快速沖量,部分油耗壓力的企業會考慮年底突擊生產,新能源車或加速放量。中汽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新能源車高速增長都在下半年,有望在后幾個月繼續保持高增速,此前預測的今年銷售70萬輛的目標完全可以實現。
而從2007年元年,到2015年拿下個產銷量,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從導入期進入到成長期,總體趨勢已經向好。隨著近年來國家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提升到戰略層面,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需求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銷量方面,據中汽協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51.7萬輛和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
在產業發生劇變之際,誰會成為真正的贏家,哪些領域又能吸引新入局者,也正成為大家所追逐的話題。快速壯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將迎來更多投資者持續涌入,未來這一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業界分析普遍指出,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形勢一片大好之下,各大汽車集團也紛紛發布新能源戰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提速。
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僅就充電設施方面而言,根據“十三五”規劃,預計在未來4年內,集中式充換電站將增長到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數量更將增長100倍達到450萬個。同樣備受矚目的還有鋰電池板塊,相關材料領域也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截至目前,工信部正在積極制定燃油車推出方案,政策不斷提振行業發展,鋰電設備在行業大趨勢下將迎來2—3年完整的向上周期。
業內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正在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未來這一勢頭將更加強勁。從市場層面看,一方面未來在整車制造、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電機電控、充電樁等產業鏈環節有望成長出體量較大的公司;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是政策驅動市場,到2025年以后則變成市場驅動市場,這才是行之有效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