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環保部表示,2017年秸稈禁燒形勢不容樂觀。業界分析,雖然各地都下發了秸稈禁燒令,但是離真正的“令行禁止”還有不小的距離。這主要在于秸稈回收和再利用體系是否完善,地方對于秸稈露天焚燒的問責是否有效,“疏堵結合”才能確保“禁燒”政策順利推行。
秸稈禁燒“出令”即可?引導監督一個都不能少
農作物秸稈對于很多人來說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知道從哪兒來卻不一定知道會“到哪兒去”??偟膩碚f,傳統秸稈處置方式以焚燒為主,圖個快捷便利,但是顯然直接露天焚燒對于空氣質量來說是個極大的威脅。因此,我國近年來一直在做秸稈禁燒工作。
尤其是農作物秋收季,秸稈處置問題更是被視為重中之重,各地紛紛下發禁燒令。但是,就日前環保部公開的衛星遙感監測數據來看,我國秸稈禁燒形勢依舊不容樂觀。那么,這個“老大難”的問題究竟卡在了哪個點上?
業界分析,秸稈回收補貼對于農民的吸引力不高,相關回收機制不完善,大規模處理秸稈成本高,所以就從很大程度上打消了農民處置秸稈的積極性。“一燒了事”要不得,“一禁了事”也走不通,從根本上來說,強制性標準也要搭配疏導性政策才能事半功倍。
從技術層面上來看,如今的秸稈發電、秸稈制肥、秸稈還田等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關鍵在于如何向基層推廣開來。因此,業內人士也建議,要加大技術扶持、財政補貼以及入村下鄉的宣傳,讓秸稈綜合利用形成產業鏈,壓縮處置成本,如此“禁燒”方能做到令行禁止。
另一方面,禁燒也并非“出令”即可,還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支撐。例如寧夏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就展開了聯合執法,啟動秸稈焚燒行為問責。自10月以來,寧夏各地持續展開巡檢,啟動監督程度,一旦發現問題嚴令整改,約談地方負責人,一一落實各部門責任。
再看河南,在9月20日到11月15日秋季重點時段,全省實現了衛星監測秸稈焚燒零火點。這得益于河南省提前落實“三秋”生產期間秸稈禁燒工作,構建了五級責任體系,完善“政府負責、部門聯動、網格管理”的工作機制。而且,河南上半年剛完成的“藍天衛士”監控系統也是其打擊秸稈焚燒的有力武器。
此外,河北省自2017年11月14日起組成了執法檢查組,一直持續到11月18日。此次執法檢查針對各地秸稈露天焚燒情況,各地禁燒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明察暗訪。檢查組主要查看是否仍有秸稈露天焚燒情況,并且督促屬地清理易燃隱患,加大執法力度,確保工作層層壓實。
作為一種既能還田肥地,又能發酵制氣的固體廢棄物,農作物秸稈有較高的再利用價值。所以,秸稈焚燒不僅是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也是在浪費可觀的資源。當然,秸稈禁燒想要真正落到實處,還要加強引導和宣傳,完善秸稈資源化利用體系,壓實地方責任,進一步提高秸稈回收積極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