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2017年是實現“十三五”環境目標的開局之年,也是北京“2013至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按照五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到2017年年底,北京市PM2.5濃度要下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五年來,北京市以超常規的措施,全力治理大氣污染。在各項措施綜合作用下,2017年截至11月份,北京PM2.5累計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北京大氣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北京打出大氣治理組合拳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截至12月10日,今年北京重污染天數從2013年的58天下降至21天。與往年冬季重污染天氣頻發甚至出現爆表不同,今年入冬以來,北京只有4天重度污染,比往年少了一半還多。據北京日報報道,2017年北京市級大氣污染治理的預算為182.2億元,從目前預計來看,加上中央轉移支付,終執行數應該在200億元左右。這一年,北京市是從哪些方面開展大氣污染治理的呢?
牢筑政策基石
2017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調研并主持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張高麗強調,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大力實施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切實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他同時強調,要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特別是北京作為重點的重點,為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的強力推進奠定了基調。
2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下發了《2017年北京市農村地區村莊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方案》,要求扎實推進農村地區“煤改清潔能源”,以優化能源結構,防治大氣污染。同時提出力爭2017年10月31日前,朝陽、海淀、豐臺、房山、通州、大興6個區平原地區村莊內住戶基本實現“無煤化”。對未納入2017年度“煤改清潔能源”計劃的村莊,全部實施燃煤替代。
8月22日,北京市環保局制定并印發了“十三五”北京市各區和重點企業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要求各單位要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重點聚焦推動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更深入地推進總量控制工作,做到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削減。
清煤降氮護航“藍天白云”
今年的各項污染減排措施,特別是燃煤和“散亂污”企業的治理,與二氧化硫、PM2.5濃度的下降直接掛鉤。其中,“清煤降氮”總體上屬于非冬季實施,在冬季發揮環境效益的“冬病夏治”減排工程,是近年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投入資金力度大的領域。
與往年相比,今年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任務大部分是歷年改造的“硬骨頭”,改造難度非常大。在大力開展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的過程中,北京市區兩級同時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快速推進“清煤降氮”工作的開展,為今冬北京地區推廣清潔取暖、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撐。
北京的燃煤鍋爐改造工程已經推行20余年,過去五年更是加速推進。北京市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副處長曾景海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共淘汰燃煤鍋爐2837家4453臺13259蒸噸,完成鍋爐低氮改造約7000臺23000蒸噸。目前,全市“清煤降氮”工程已全面大幅超額完成。
嚴打散亂污,實現“動態清零”
隨著“大氣十條”和五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繼續推進,今年秋冬季,針對廣泛分布在散亂污企業、“工業大院”、商業服務行業的小煤爐,北京市按照行業推動、屬地負責的原則,專門建立了小煤爐臺賬,開展多輪摸排和滾動更新。
在環保部的統一安排下,北京市進一步采取了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各個區輪流進行“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全面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加強夜間執法檢查力度,采取用電量監控和熱點網格分析法等技術手段及時發現及時關閉,確保實現“動態清零”,可以說減排力度。截至目前,記入小煤爐臺賬清單的27390臺小煤爐已全部淘汰完畢。
降低機動車排放,合力共治大氣污染
在各項措施中,大的投入是在清煤降氮工作方面,其次是降低機動車排放,這包括整治重型柴油車、發展新能源車、淘汰老舊機動車等等。
針對機動車污染防治,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表示,重中之重是抓好高排放重型柴油車的監管。要堅持本市、過境重型柴油車一起抓,建立有效的現場檢查機制,嚴厲整治超標車輛,鼓勵老舊車輛淘汰更新。城六區、通州區、亦莊開發區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區,要抓好監管執法。今年以來,北京市不斷強化重型車污染管控,營造社會合力防治大氣污染的良好氛圍。
能源清潔化成“重中之重”
能源清潔化被列為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重中之重。
3月18日,北京后一座大型燃煤電廠——華能北京熱電廠燃煤機組按計劃停機備用。北京電廠自此進入了“無煤化”時代,北京成為全國實現清潔能源發電的城市。
11月12日,三期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機組一次性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在北京正式供暖前實現投產發電目標,北京城六區全部采用清潔燃氣供暖,實現工業領域基本無燃煤。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開展散煤治理,總設計年供氣能力將達到1196億立方米,將成為國內供氣氣源多、供應安全性高的城市之一。
建成空氣質量趨勢監測網
科學準確的數據是開展工作的基礎。目前北京已經在全國創新、建成了空氣質量趨勢監測網,在原有的35個PM2.5監測站點基礎上,升級擴展為67個地面站和覆蓋街鄉鎮的PM2.5高密度監測網絡,所有點位都配備PM2.5、PM10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這些污染物的檢測設備,進一步提高空氣質量分析評價能力。
對于環境數據采集分析方面,北京市環保局總工程師于建華介紹,空氣質量站點大致分為客觀反映、分析評價、考核三方面的功能,北京市進一步完善監測網絡,不僅是為了客觀反映全市的空氣質量情況,也是為了更深入地做科研分析。
環保督查“鐵拳”出擊
為確保各項任務的完成,2017年北京強化環保督查,實現市級環保督查全覆蓋。今年年初北京市建立了環保警察隊伍,震懾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再獲“鐵拳”,促進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責任。
7月29日下午,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吉寧帶隊赴通州區開展環保督查。陳吉寧強調,要研究設立低排放區,加強環保政策研究和儲備,既解決當前又立足長遠。下半年突出抓好五項重點工作。
京津冀聯防聯控釋放減排效益
京津冀中南部和山東西部、河南北部區域處于同一個大氣流場,污染傳輸的相互影響顯著。因此,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改善也是區域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共同大力度減排的效益釋放。
5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方案》,旨在完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機制,開展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重點解決區域大氣環境問題。
8月21日,由環保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10部委和京津冀晉魯豫6省(市)政府聯合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將設立京津冀大氣管理局,推進跨地區污染聯防聯控。在京津冀地區的協力推進下,北京的大氣污染防治成效得以凸顯。